首页 理论教育齐四族相斗,晏平仲拒见,陈桓子退隐莒地

齐四族相斗,晏平仲拒见,陈桓子退隐莒地

【摘要】: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晏平仲端委⑦立于虎门之外,四族召之,无所往。国之贫约孤寡者,私与之粟。二人都是齐惠公后人。因是陈国宗族之后,故亦称陈氏。陈桓子之妻为穆孟姬之女。晏婴穿着朝服站在虎门外边,四个家族召见他,他都不去。齐景公为派王黑用自己的旗帜领兵而占卜,结果是吉利,王黑请求将旗截断三尺后再使用。陈桓子把两家财产全都交给齐景公,并请求退休到莒地养老。

齐惠栾、高氏皆耆酒,信内多怨,强于陈、鲍氏而恶之。

夏,有告陈桓子曰:“子旗、子良将攻陈、鲍。”亦告鲍氏。桓子授甲而如鲍氏,遭子良醉而骋,遂见文子,则亦授甲矣。使视二子,则皆将饮酒。桓子曰:“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及其饮酒也,先伐诸?”陈、鲍方睦,遂伐栾、高氏。子良曰:“先得公,陈、鲍焉往?”遂伐虎门

晏平仲端委立于虎门之外,四族召之,无所往。其徒曰:“助陈、鲍乎?”曰:“何善焉?”“助栾、高乎?”曰:“庸愈乎?”“然则归乎?”曰:“君伐,焉归?”公召之而后入。公卜使王黑以灵姑率,吉,请断三尺焉而用之。五月庚辰,战于稷,栾、高败,又败诸庄。国人追之,又败诸鹿门。栾施、高强来奔。陈、鲍分其室。

晏子谓桓子:“必致诸公。让,德之主也,让之谓懿德。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义,利之本也。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可以滋长。”桓子尽致诸公,而请老于莒

桓子召子山,私具幄幕、器用、从者之衣屦,而反棘焉。子商亦如之,而反其邑。子周亦如之,而与之夫于。反子城、子公、公孙捷,而皆益其禄。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之贫约孤寡者,私与之粟。曰:“《诗》云:‘陈锡载周。’能施也,桓公是以霸。”

公与桓子莒之旁邑,辞。穆孟姬为之请高唐,陈氏始大。

——《昭公十年》

注 释

①栾:栾施,字子旗,子雅(栾灶)之子。高:高强,字子良,子尾(高虿)之子。二人都是齐惠公后人。

②信内:听信女人之言。

③陈桓子:田氏,名无宇。因是陈国宗族之后,故亦称陈氏。

④文子:鲍文子,名国。

⑤彼虽不信:因见二人仍在饮酒作乐,毫无作战准备,陈桓子认为传言可能失实。

⑥虎门:齐景公路寝南门。

⑦端委:朝服,此处作动词。

⑧庸:岂,难道。愈:胜过。

⑨公卜使王黑以灵姑率,吉:要让王黑举着齐景公的旗帜率兵反击,占卜吉利。王黑:齐国大夫。灵姑(pī):齐景公的旗帜。

⑩请断三尺焉而用之:诸侯之旗比大夫之旗要长,王黑为表恭敬,请将旗帜截断三尺。

⑪稷:齐城门,在今山东淄博临淄西。

⑫庄:临淄城内大街。

⑬鹿门:齐都城门,或曰是东南门。

⑭莒:齐邑,在齐国东部。

⑮子山:与下文的子商、子周都是齐国公子,鲁襄公三十一(前542)年被子尾所逐。

⑯私具幄幕、器用、从者之衣屦,而反棘焉:陈桓子私自送子山器物及其随从的衣服鞋子,并将棘邑归还子山。棘:子山原来的采邑。

⑰夫于:在今山东邹平东。

⑱子城、子公、公孙捷:即鲁昭公八年(前534)为子旗所逐之子成、子工、子车三人。

⑲陈锡载周: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⑳桓公是以霸:齐桓公因善施而称霸。按,陈桓子的这些行为,是为了收买人心。

㉑穆孟姬:齐景公之母。陈桓子之妻为穆孟姬之女。高唐:地名,在今山东高唐东。

译 文

齐惠公的后代栾施、高强都嗜酒,听信女人的话,故积怨甚多。两家的势力强于陈氏、鲍氏,且他们又厌恶陈氏、鲍氏。

夏季,有人报告陈桓子说:“栾施、高强将要攻打陈氏、鲍氏。”同时也报告了鲍氏。陈桓子发放武器衣甲给部下然后亲自到鲍氏那里,路上遇到高强喝醉了酒骑马狂奔,就去见鲍文子,鲍文子也已经把武器衣甲发下去了。派人去窥探栾施、高强,都正准备喝酒。陈桓子说:“他们将攻打我们的传闻即使不真实,但他们听说我们发放了武器衣甲,必定要追赶我们。趁着他们在喝酒,抢先攻打他们怎么样?”这时陈氏、鲍氏正和睦,就一起攻打栾氏、高氏。高强说:“先控制国君,陈氏、鲍氏还能跑哪里去?”于是攻打虎门。

晏婴穿着朝服站在虎门外边,四个家族召见他,他都不去。他手下的人说:“帮助陈氏、鲍氏吗?”晏婴说:“他们有什么好处,值得帮助?”“那么帮助栾氏、高氏吗?”晏婴说:“难道他们比陈氏、鲍氏好吗?”“那么回去吗?”晏婴说:“国君遭到进攻,回哪里去?”齐景公召见他,晏婴才进宫。齐景公为派王黑用自己的旗帜领兵而占卜,结果是吉利,王黑请求将旗截断三尺后再使用。五月庚辰,在稷门交战,栾氏、高氏战败,在庄街又被击败。国人们追击他们,又在鹿门打败他们。栾施、高强逃亡到鲁国。陈氏、鲍氏分了他们的家产。

晏婴对陈桓子说:“一定要把获得的两家财产交给国君。谦让,是德行的根本,能谦让称为美德。凡有血气的人,都有争夺之心,所以利益不可强取,想着道义才是更胜一筹。道义,是利益的根本。积聚利益就会产生妖孽。姑且让它不要积聚吧!可以让它慢慢地增长。”陈桓子把两家财产全都交给齐景公,并请求退休到莒地养老

陈桓子召见子山,私下准备了帷幕、器物、从者的衣服鞋子,并把棘地还给他。对子商也是如此,归还原先的封邑。对子周也是这样,并给了他夫于。召子城、子公、公孙捷回国,并且增加了他们的俸禄。凡是公子、公孙中没有俸禄的,就私下将自己的封邑分给他们。国内贫困孤寡的人,都私下周济粮食。陈桓子说:“《诗经》上说:‘文王将得到的赏赐拿出来分给人,于是创建了周朝。’这就是能施舍的缘故。齐桓公也因为这样而成为霸主。”

齐景公把莒地旁边的城邑赐给陈桓子,陈桓子辞谢了。穆孟姬为他请封高唐,陈氏开始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