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晋国击败无终国,改步兵行列

晋国击败无终国,改步兵行列

【摘要】:将战,魏舒曰:“彼徒③我车,所遇又厄④,以什共车⑤,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⑥,五乘为三伍⑦。译文晋国中行穆子在大原打败无终国和各部狄人,这是由于重视了步兵的作用。于是毁坏战车改为步兵行列,五辆战车的人改变为三个伍。

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崇卒也。将战,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荀吴之嬖人不肯即卒,斩以徇。为五陈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之。翟人笑之。未陈而薄之,大败之。

——《昭公元年》

注 释

①中行穆子:即荀吴。无终:国名,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大原:大卤,在今太原西南。

②崇:重视。卒:步兵。

③徒:步兵。

④厄:地势险隘。

⑤以什共车:以十个步兵替代原先一辆战车的兵力。

⑥毁车:弃车不用。行:步兵的行列。

⑦五乘为三伍:每乘三人,五乘十五人,改编为三个伍。伍:战斗的最小单位,五人为伍。

⑧五陈:五种阵法。相离:互相呼应。离:通“丽”,附丽。

⑨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左角,参为右角,偏为前拒:两、伍、专、参、偏,都是步兵阵法名,可能是临时设置的。前拒:作前锋。杨伯峻曰:“两者,两个伍,十人也;伍者,或一伍,或伍为五之讹,五人或二十五人也;专,独也,一也,即一伍,五人也;参,通三,三伍十五人也;偏,《司马法》及《周礼·小司徒》,百人为卒,宣十二年《传》谓卒为二偏,则偏五十人,杜《注》亦如此。则五阵不过百许人耳。”

⑩翟人笑之:五阵人数不多,不合常规,所以狄人笑之。翟:通“狄”。

译 文

晋国中行穆子在大原打败无终国和各部狄人,这是由于重视了步兵的作用。即将作战时,魏舒说:“他们是步兵我们是车兵,两军相遇的地方又地形狭隘险要,用十个步兵当一辆战车,必然会取胜。如果我们以十兵当一车,又困敌于险隘处,步兵能一胜再胜。请将车兵全部改为步兵,从我的部队开始。”于是毁坏战车改为步兵行列,五辆战车的人改变为三个伍。荀吴的宠臣不肯编入步兵,于是杀了他示众。晋军摆成五种阵势以互相呼应,两在前面,伍在后面,专作为右翼,参作为左翼,偏作为前锋,用来诱敌。狄人讥笑他们。晋军趁狄人还没摆开阵势,就迫近进攻,大败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