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译文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率军包围郑国都城。过了十七天,郑国人以占卜问询与楚国求和之事,结果不吉利。楚庄王撤军,郑国人乘机修筑城墙。楚军再次推进,又包围了郑国都城,三个月后,将其攻克。楚国派潘尪进入郑国都城订立盟约,郑国派子良到楚国做人质。......
2023-09-22
十六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郑①。郑叛晋,子驷②从楚子盟于武城。
……
郑子罕伐宋,宋将、乐惧败诸汋陂③。退,舍于夫渠④,不儆,郑人覆之,败诸汋陵,获将
、乐惧。宋恃胜也。
卫侯伐郑,至于鸣雁⑤,为晋故也。
晋侯将伐郑,范文子曰:“若逞吾愿⑥,诸侯皆叛,晋可以逞⑦。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⑧也。”栾武子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⑨佐之。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荀罂居守。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栾黡⑩来乞师,孟献子曰:“晋有胜矣。”戊寅,晋师起。
郑人闻有晋师,使告于楚,姚句耳⑪与往。楚子救郑,司马将中军,令尹将左,右尹子辛将右⑫。过申,子反入见申叔时,曰:“师其何如?”对曰:“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详⑬以事神,义以建利,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故《诗》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⑭。’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庞⑮,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此战之所由克也。今楚内弃其民,而外绝其好,渎齐⑯盟,而食话言,奸时以动⑰,而疲民以逞。民不知信,进退罪也。人恤所厎⑱,其谁致死?子其勉之!吾不复见子矣。”
姚句耳先归,子驷问焉,对曰:“其行速,过险而不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志失列丧,将何以战?楚惧不可用也。”
——《成公十六年》
注 释
①武城:在今河南南阳北。汝阴:汝水之南,在河南郏县与叶县之间。
②子驷:郑穆公之子,名。
③将、乐惧:皆宋大夫。汋(shuó)陂:宋地名,在今河南商丘与宁陵之间。
④夫渠:当离汋陂不远。
⑤鸣雁:在今河南杞县北。
⑥逞吾愿:满足我使晋国政治安定、国家强盛的愿望。逞:满足。
⑦逞:缓。此句谓晋国内部祸患可以得到缓解。一说谓晋国才能出兵。
⑧立俟:站着就能等得到、看得见。
⑨荀偃:即中行献子,一称中行偃,荀林父之孙,荀庚之子。
⑩栾黡:即栾桓子,栾书之子。
⑫右尹:楚国官名。子辛:即公子壬夫,字子辛。
⑬详:通“祥”,指用心精诚专一。
⑭“立我蒸民”二句:出自《诗经·周颂·思文》,意谓周祖先后稷安置众民,无人不合乎准则。烝:众。
⑮敦:富厚。庞:富足。
⑯齐:通“斋”,斋戒,古代盟誓前须斋戒沐浴。
⑰奸时以动:鄢陵之战在周历四月(夏历二月),正是春耕时节,故云。
⑱厎:至,往。
译 文
鲁成公十六年春,楚共王从武城派公子成以割让汝水以南的田地为条件向郑国求和。郑国背叛晋国,子驷前往武城与楚共王结盟。
……
郑国子罕伐送,宋国的将、乐惧在汋陂打败郑军。宋军退兵,驻扎在夫渠,却未加警戒。郑国人设伏兵袭击,在汋陵打败宋军,擒获将
、乐惧。宋军败在仗恃打了胜仗而不加戒备。
卫献公攻打郑国,到达鸣雁,是为了晋国而出兵。
晋厉公准备攻打郑国,范文子说:“如果能满足我的愿望,诸侯都背叛晋国,晋国内部的祸患就能得到缓解。如果仅仅郑国背叛,晋国的忧患马上就会到来。”栾桓子说:“不能够在我们这一代失去诸侯,一定要攻打郑国。”于是出兵伐郑。栾书率领中军,士燮辅佐他。郤锜率领上军,荀偃辅佐他。韩厥率领下军,郤至辅佐新君,荀罂留守国内。郤犨去卫国,接着去齐国,都是为了请求出兵之事。栾黡也到鲁国请求出兵,孟献子说:“晋国胜券在握了。”四月十二日,晋军出兵。
郑国人闻知晋军来攻,就派人去报告楚国,姚句耳也一同前往。楚共王发兵救援郑国,司马子反率领中军,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右尹子辛率领右军。经过申地时,子反入城去拜见申叔时,说:“这次出兵结果将会怎么样?”申叔时回答说:“德行、刑罚、赤诚、义理、礼法、信用,都是战争取胜的必备条件。道德用来施予恩惠,刑罚用来纠正邪恶,赤诚用来事奉神灵,义理用来获取利益,礼法用来顺应时势,信用用来保有万物。人民生活富裕,道德就自然纯正。使用人民若于国有利,则办事就会节制。顺应时势,事情就会成功。上下和睦,行为处事就不会受阻,凡是有所求的都无不具备,各人都懂得行事的准则。所以《诗经》上说:‘先王治理民众,让他们无不懂得行为的准则。’因而神灵降下幸福,一年四季都没有灾害,人民生活敦厚富足,同心协力,听从指挥,无不尽心尽力,服从上面的命令,甘愿牺牲生命以弥补国家的损失。这就是战争之所以取胜的原因。现在楚国,对内抛弃他的人民,对外弃绝与他友好的国家,亵渎斋戒盟誓之事,说过的话不兑现,违背农时而兴师动武,以百姓的疲劳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人民不懂得什么是信义,进退都可能获罪。士卒对奔赴前线心感忧虑,还有谁肯卖命送死?你努力自勉吧!我不会再见到你了。”
姚句耳先回到郑国,子驷问他楚军的情况,他回答说:“他们前进迅速,经过险地队伍不整齐。前进迅速就会疏于考虑,队伍不整齐就不成阵列。疏于考虑,不成阵列,将凭什么作战?楚军恐怕不能依靠了。”
有关左传的文章
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译文鲁宣公十二年春,楚庄王率军包围郑国都城。过了十七天,郑国人以占卜问询与楚国求和之事,结果不吉利。楚庄王撤军,郑国人乘机修筑城墙。楚军再次推进,又包围了郑国都城,三个月后,将其攻克。楚国派潘尪进入郑国都城订立盟约,郑国派子良到楚国做人质。......
2023-09-22
苗贲皇⑤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⑦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步毅⑨御晋厉公,栾⑩为右。晋厉公的战车陷入泥坑,当是其御者和车右的责任,旁人不应代劳。栾书若让晋厉公乘己之车,那他必将抛弃自己作为主帅的职责。晋厉公遵从占筮结果出战。彭名为楚共王驾驭战车,潘党为车右。......
2023-09-22
冬,华元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译文宋国的华元与楚国令尹子重友好,又和晋国栾书关系友善。冬天,华元到楚国,接着去晋国,安排晋、楚两国和好的事。冬,楚公子罢如晋聘,且莅盟。十二月,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此指背叛晋、楚的诸侯。无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遗:意谓晋、楚两国国君只会在战场上相见。译文宋国华元成功地使晋、楚两国和好。夏五月,晋国士燮会见楚国公子罢、许偃。晋国郤至到楚国聘问,同时参加盟会。......
2023-09-22
十二月,楚子使公子辰如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钟仪在晋景公前直呼子重、子反之名,是对晋景公的尊敬。晋景公让人把他释放出来,召见并慰问他。钟仪再拜,叩头致谢。晋景公采纳了范文子的意见,对钟仪重加礼遇,让他回国代晋国求和。……十二月,楚共王派公子辰到晋国,回报钟仪的使命,请求恢复友好关系,缔结和约。......
2023-09-22
季连是楚国远祖,故楚王称昆吾为皇祖伯父。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析父认为,子革回答楚灵王之问一味随声附和,顺王之心,是纵容楚灵王的野心。按,子革用此诗劝楚灵王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如放纵野心,后果将不堪设想。译文楚灵王到州来打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借以威胁吴国。楚灵王自己进驻乾溪,作为后援。......
2023-09-22
贾⑦尚幼,后至,不贺。晋文公勤王后,势力渐强,宋国因曾在晋文公流亡时对其友善,故叛楚而附晋。译文楚成王准备出兵包围宋国,先派子文在睽地练兵。荀林父为晋文公驾驶战车,魏犨为车右。于是,赶走了戍守谷地的楚军,解除了楚军对宋国的包围,一战而成就霸业,这都是晋文公教化的结果。......
2023-09-22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既又欲立王子职⑤而黜大子商臣。译文起初,楚成王准备立商臣为太子,向令尹子上征求意见。立商臣为太子后,楚成王又想改立公子职而废黜商臣。楚成王请求吃了熊掌后再死,商臣不答应。十八日,楚成王自缢而死。商臣即位,为楚穆王,他将做太子时的宫室、财物、奴仆赠予潘崇,任命他为太师,并让他担任了王宫禁卫军的长官。......
2023-09-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