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宣子不听智果的劝告,执意定儿子智瑶为他的继承人。智宣子去世后,这位有才无德的智瑶得意扬扬地当上了“一把手”。长话短说,最后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瑶,把智瑶的骄兵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不仅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土,而且将智瑶的头割下来,放在开水中煮,并在他的头盖骨上涂了漆,做了饮具。从智瑶的教训中,司马光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2023-08-26
冬,晋荐饥①,使乞籴②于秦。秦伯谓子桑③:“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④,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
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⑤,命之曰泛舟之役。
——《僖公十三年》
注 释
①荐饥:连年歉收引起饥荒。
②籴(dí):请求购进粮食。
③子桑:即公孙枝,秦大夫。
④携:离,离心。
⑤雍: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凤翔南。绛:晋国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译 文
冬季,晋国再次发生大饥荒,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问子桑:“给他们吗?”子桑回答说:“再次给予他们恩惠,如果他们报答我们,君王还要求什么?如果他们受了我们的再次恩惠却不报答,其百姓必然会生叛离之心,百姓生叛离之心后我们再去讨伐,他们失去众人支持,必败无疑。”秦穆公又问百里奚:“给他们吗?”百里奚说:“天灾流行,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救济灾荒,抚恤邻国,这是道义。按道义行事的人有福分。”
丕郑的儿子丕豹在秦国,请求趁此机会伐晋。秦穆公说:“我厌恶的是晋侯,晋国的百姓有什么罪过?”于是秦国向晋国运送粮食,运粮的船队从秦雍都到晋绛都接连不断,人们称之为“泛舟之役”。
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①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②:“皮之不存,毛将安傅③?”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授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④,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仇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僖公十四年》
注 释
①庆郑:晋大夫。
②虢射:晋大夫。
③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比喻曾许诺割给秦国的土地,毛比喻卖给秦国粮食。意谓已背弃秦国的施惠而不与其城,结怨已深,如今就算接济秦国,也无济于事。傅:通“附”。
④无损于怨:指给粮不能减少秦国对晋国的怨恨。厚:增强。寇:指秦国。
译 文
冬,秦国发生饥荒,派人到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国拒绝了。庆郑说:“背弃恩惠就会失去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就是不祥,激怒邻国就是不义。这四种道德都丧失了,凭什么来守护国家?”虢射说:“皮都已经不存在了,毛能附着在哪里?”庆郑说:“丢弃信用,背弃邻国,有祸患时谁来周济你?不讲信用就会发生祸难,失去援助必定会失败,这是通常的道理啊。”虢射说:“就算给粮食,也不会减少秦国对晋国的怨恨,反而增强了它的力量,不如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幸灾乐祸,百姓也会抛弃你。亲近的人尚且会因此而结仇,更何况是有深怨的敌人呢?”晋惠公不听。庆郑退出去时说:“国君一定会为此后悔的!”
有关左传的文章
智宣子不听智果的劝告,执意定儿子智瑶为他的继承人。智宣子去世后,这位有才无德的智瑶得意扬扬地当上了“一把手”。长话短说,最后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瑶,把智瑶的骄兵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最后不仅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瑶的领土,而且将智瑶的头割下来,放在开水中煮,并在他的头盖骨上涂了漆,做了饮具。从智瑶的教训中,司马光认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
2023-08-26
晋襄公统晋军抵御,两军战于彭衙,不幸的是,秦军又被打得大败,晋人因以讥此次东进之秦师为“拜赐之师”。彭衙兵败,秦穆公还是没有责备孟明等人,依旧重用他们,放手让他们再做东进的准备。这次为了表示不达目的、誓死不回的决心,东渡黄河后,他们焚烧了所有的船只,欲与晋军背水一战。秦穆公一次丢失了自己心爱的骏马,后被告知骏马已为饥饿的埜人宰食了。......
2023-08-30
在这里,我们以“以美启真,以美育德”为题,从美学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一下真、善、美的关系。它表现为心灵的美、行为的美、人格的美和社会的美。因此,美育和德育自然地就是相通的,在人格的自我塑造上相辅相成。......
2023-11-20
大凡说的奥妙,在于由难为易。晋郑为大小之国,又有主臣之分,再加上晋侯的傲慢无礼,这就给子产之说造成了相当的难度。子产指出晋侯的无礼,却是与其先贤相比,与其霸业相关,这种“好心”的批评,自然难以引起晋侯的反感。在这里子产抓住了晋侯试图中兴霸业的心理,就如同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里,说便由难而转为易。韩非子明于说难,却拙于说易,故害于李斯之手。不知说难,是为不知说;不知说易,是为不知如何说。......
2023-08-30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方炽之时,同时又有英、法联军之役。道光二十六年,英人至广州,欲入城,粤民群起反对。时英军以未奉本国政府命令,故不久即退。时法国正是拿破仑第三执政,颇愿与英联合。会法国天主教神父在广西西林县被杀,遂引为口实,和英国联军。十年三月,英、法致书中国政府,要求四事:一、中国道歉;二、公使驻京;三、赔偿兵费;四、进京换约。于是英、法联军北上,驶至北塘登岸,大败僧格林沁,进陷大沽,占领天津。......
2023-08-17
到了二十五日,李鼎新受军务院的策动,便联合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等,集合各舰于吴淞口外,发表独立宣言,加入护国军,以拥护《临时约法》为目的。十四日,唐继尧等通电宣告撤销军务院。旧国会恢复后,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与安徽省长倪嗣冲及张勋参谋长万绳栻等秘密往返,愿奉张勋为领袖,令各省区复派代表集会于徐州。事先经祺瑞疏通,所以到会三十余人,一致赞成参战案。众议院因请祺瑞出席质问。......
2023-08-17
松下幸之助,1894年11月27日出生在日本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一个没落的富裕家庭。松下幸之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松下幸之助正是以“稳中求胜”的经济谋略创建了“松下帝国”。当松下幸之助将录取者一个个过目时,发现有一位成绩特别出色、面试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未在10人之列,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于是,松下幸之助当即叫人复查考试情况。松下立即吩咐纠正错误,给神田三郎发录用通知书。......
2024-08-22
在下一节课的交流活动中,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进行汇报,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并且学生对冼星海的认知和对其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的理解不断加深。在交流后,笔者组织学生再一次欣赏冼星海的几首代表歌曲,此时学生对于歌曲有着全新的理解,对冼星海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也充满敬佩之情。......
2023-07-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