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与生态修复实现

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与生态修复实现

【摘要】: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区域水资源配置管理部门,定期对该地区水资源供水、用水、境外调水工程和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节水宣传在各水资源重点修复区内开展“节水”专题活动,通过公告、讲座、宣传单等形式,调动居民家庭节水积极性,使节约用水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积极推广和提升节水器具的应用和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生活节水水平。

(1)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

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区域水资源配置管理部门,定期对该地区水资源供水、用水、境外调水工程和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深入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预期目标,针对基准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结果,坚持“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适度压减控制农业用水、基本保持生态用水和科学增加社会经济及工业新增用水”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思路,形成多水源多目标均衡调水安全格局,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实施建设水源工程(Muivihill WE,1971;张宏建,2015)。加快区域与多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间的互联互通、统一调配工程体系是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程度的必然选择。

(2)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

采用“水土保持委员会+公司+居民”的模式,在各小流域分别设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并在各小流域设置相应的办公室、监督站、试验站、监测站,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督执法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委员会应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建设和居民科普教育活动。委员会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水土保持及相关技术指导,带动企业和居民投入水土保持事业中,使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效益与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体现,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发挥国家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资金、技术等的多元化投入,营造民营水保事业的良好氛围。

(3)节水宣传

在各水资源重点修复区内开展“节水”专题活动,通过公告、讲座、宣传单等形式,调动居民家庭节水积极性,使节约用水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积极推广和提升节水器具的应用和升级,不断提升城市生活节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