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与生态修复

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与生态修复

【摘要】: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的总体思路主要分为各子系统评价范围确定、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分析方法四个部分。①分别确定城市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水灾害系统以及水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研究范围。通过对城市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威胁强度或维护治理能力大小所处的安全情况判断,以确定导致小流域处于低安全或单项薄弱类别的关键问题所在。

结合城市水安全的概念分析,城市水安全评价涉及的内容很广,既包括自然性要素评价,又包括社会性要素评价,是对城市水系统的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进行水系统生态修复工作的依据。城市水安全评价是通过衡量城市水系统内威胁的强度、维护治理能力大小以及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情况,来反映三者综合作用后达到的整体安全水平的方法。

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的总体思路主要分为各子系统评价范围确定、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分析方法四个部分。

①分别确定城市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系统、水灾害系统以及水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研究范围。

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城市水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内部相关关系,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筛选评价指标,分别选取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以及水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代表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参考相关国家标准、文献和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标准。将指标数据分类,分别进行各项指标安全评价得分计算,并进行空间叠加,得到“城市水资源安全”“城市水环境安全”“城市水灾害安全”和“城市水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安全等级面积占比统计,划分出“高、中、低、单项薄弱”小流域,为确定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空间布局划分提供依据。

④同样地,以小流域为分析单元,对评价结果展开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威胁强度或维护治理能力大小所处的安全情况判断,以确定导致小流域处于低安全或单项薄弱类别的关键问题所在。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城市水系统内各组成要素所具备的威胁强度或维护治理能力大小对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情况的干扰程度,明确影响“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策略提出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