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与控制技术:7.7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与控制技术:7.7工程应用效果评价

【摘要】:图7.37新城子隧道出口图图7.38新城子隧道贯通2)业内评价兰渝铁路新城子、毛羽山等隧道建设过程中赢得了国内外水利、交通等相关领域业内人士与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评价。图7.40中央电视台报道图7.41凤凰卫视报道

1)应用效果

项目研究团队在兰渝铁路建设过程中,攻克了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技术难题,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如采用对拉锚杆对中间岩柱进行对拉锁定,防止了左右线开挖扰动的影响;用超前导洞应力释放和双初支、双二衬、二衬加缓冲层、仰拱增强等多重联合支护手段,扼制了隧道收敛变形;采用上下支洞分别挑开隧道的上下断面,然后合拢形成标准的双侧壁断面的施工工艺,确保了大跨挑顶的安全施工;采用预应力长锚索加长锚杆,对隧道侧壁和拱顶加固,既有效控制了围岩收敛变形和沉降,又在双侧壁九部法受力体系转换时(拆除临时支撑),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建成后的新城子隧道洞口及洞内效果如图7.37—图7.39所示。

图7.37 新城子隧道出口图

图7.38 新城子隧道贯通

2)业内评价

兰渝铁路新城子、毛羽山等隧道建设过程中赢得了国内外水利交通等相关领域业内人士与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与评价。施工过程中,中国铁路总公司、兰渝公司、十一局集团四公司先后多次组织国内外隧道界多位顶尖专家、院士现场踏勘,研讨论证,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国际工程地质环境协会前主席、知名隧道专家鲍尔·马林洛斯(PAUL G.MARINOS)等先后到项目实地进行科研试验。

图7.39 成型后的大跨与双联拱过渡段的堵头墙

中央电视台(图7.40)、凤凰卫视(图7.41)、人民日报、中国铁道报、新华网等中央主流媒体高度关注该项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兰渝铁路新城子、毛羽山等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我国在高地应力大跨断面隧道世界性施工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建设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图7.40 中央电视台报道

图7.41 凤凰卫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