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挤压性围岩隧道的变形破坏控制技术

挤压性围岩隧道的变形破坏控制技术

【摘要】:隧道开挖后出现严重的大变形,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监测资料显示围岩随着变形持续时间加长,表现出明显的流变效应。支护参数与开挖工法经过多次调整,效果有限,仍无法全面控制围岩变形。②考虑围岩的蠕变特性,视围岩为黏弹塑性体,研究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过程中通过布设测点监测位移及应力场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岩体力学参数采用现场原位测试的结果,蠕变参数采用第4章反演分析得到的结果。

毛羽山隧道出口段埋深约430 m,岩体为三叠系下统板岩,变余炭质、泥质、钙质结构,揉皱发育,薄层板状构造(层厚1~6 cm),层间结合紧密,岩层产状为N50°W/79°N。薄层状岩体软弱破碎,现场直剪试验得到岩体黏聚力c=0.08 MPa、弹性模量E=546 MPa。地应力反演结果显示,出口段水平最大主应力为12~25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轴线近似垂直,水平最小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平行,地应力状态对围岩处于最不利影响。

隧道开挖后出现严重的大变形,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监测资料显示围岩随着变形持续时间加长,表现出明显的流变效应。大变形造成初期支护严重破坏,钢拱架扭曲折断,喷射混凝土大面积剥落掉块,底部仰拱开裂,部分已浇筑的二衬段衬砌出现开裂。边墙挤压收敛明显,预留开挖变形量达到50 cm,部分地段边墙仍然侵限。支护参数与开挖工法经过多次调整,效果有限,仍无法全面控制围岩变形。目前采用微台阶预留核心土七步开挖法,上台阶长4 m,中台阶长6 m,下台阶长10 m,仰拱紧跟下台阶,二衬距掌子面50 m。

1)计算条件

①实际施工中,围岩变形大,初支严重破坏,多采用增大预留变形量、支护动态补强或拆换拱等措施控制变形,这些措施在数值模拟中难以实现。本次模拟将初期支护与二衬视为弹性体,不考虑初期支护与二衬的破坏。

②考虑围岩的蠕变特性,视围岩为黏弹塑性体,研究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图5.7 计算模型

③模拟实际施工中进尺1 m/循环,考虑台阶及工序平行作业,上台阶作业时5 h/m,中上台阶平行作业时10 h/m、上中下台阶平行作业时15 h/m。

2)计算模型与参数

采用建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不考虑地下水影响,取隧道埋深约430 m段建立数值模型(图5.7)。模拟开挖工序为:预留核心土,上台阶弧形导坑开挖支护进尺4 m,每循环进尺1 m;上、中台阶平行作业,进行锚杆以及初期支护施作,循环施工直到中台阶长度达到6 m;下台阶开始开挖,上、中、下台阶平行作业,直至下台阶长度达到10 m;上中下台平行作业,仰拱每3 m开挖施作并回填;距掌子面50 m施作二次衬砌,每板二衬12 m长。计算过程中通过布设测点监测位移及应力场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

岩体力学参数采用现场原位测试的结果,蠕变参数采用第4章反演分析得到的结果。支护结构按变更后的设置,不考虑超前小导管等预支护的作用,支护参数见表4.9,支护结构计算模型如图5.8所示。

图5.8 支护结构计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