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解析

挤压性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特性及控制技术解析

【摘要】:由图可知,隧道开挖后5 d,围岩变形为27.07 cm;开挖后10 d围岩变形为40.78 cm;开挖后20 d,地应力释放基本完成,但围岩变形仍然以恒定速率持续发展。开挖后10 d施作二次支护,5 d后围岩与支护结构开始发生相互作用,在支护约束作用下围岩变形不再发展,为一水平直线。自然状态隧道开挖后5 d、10 d、15 d围岩变形分别为2.4 cm、3.8 cm、4.7 cm;饱和状态隧道开挖后5 d、10 d、15 d围岩变形分别为3.2 cm、4.96 cm、6.14 cm。

(1)薄层状围岩-支护理论解析

取毛羽山隧道出口典型开挖断面,最大宽度B=14.7 m,最大高度H=13.2 m,按式(5.1)计算当量半径R0=9.27 m。薄层炭质板岩岩体力学参数取现场原位试验结果,围岩蠕变参数按反演分析结果表取值。混凝土支护结构变形参数按参考文献取值。

隧道按静水压力状态,初始地应力根据反演资料定为p0=20 MPa,开挖面平均掘进速度为v=1 m/d,由式(5.6)得初始地应力逐步释放规律为:

考虑隧道开挖后10 d设置支护,支护设置5 d后围岩与支护体系发生作用,建立时间坐标(t0=10 d,t1=5 d),根据式(5.24)计算隧道开挖后5 d、10 d、15 d、20 d初始地应力释放,分别为68.91%、86.2%、93.9%、97.3%。

毛洞围岩变形随时间发展的规律如图5.3所示。由图可知,隧道开挖后5 d,围岩变形为27.07 cm;开挖后10 d围岩变形为40.78 cm;开挖后20 d,地应力释放基本完成,但围岩变形仍然以恒定速率持续发展。开挖后10 d施作二次支护,5 d后围岩与支护结构开始发生相互作用,在支护约束作用下围岩变形不再发展,为一水平直线。可见,高地应力下,薄层状岩体流变特性显著,对于此类围岩不能一味释放变形,当变形释放到一定程度,应及时施作支护,否则其大变形将导致围岩失稳。

图5.4为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见,施作支护结构后第5 d,支护与围岩开始相互作用,接触压力在相互作用的初期增长较快,这是由于支护结构约束了围岩变形的进一步发展造成的;支护与围岩开始相互作用30 d后,经过围岩-支护体系内部应力重新分配并调整,接触压力增长速率逐渐趋缓。

图5.3 围岩变形-时间曲线

图5.4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时间曲线

(2)含水损伤对围岩-支护系统的影响

图5.5与图5.6分别是自然含水状态与饱和含水状态,围岩变形与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自然状态隧道开挖后5 d、10 d、15 d围岩变形分别为2.4 cm、3.8 cm、4.7 cm;饱和状态隧道开挖后5 d、10 d、15 d围岩变形分别为3.2 cm、4.96 cm、6.14 cm。

图5.5 自然状态下的围岩变形与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时间曲线

图5.6 饱和状态下的围岩变形与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时间曲线

自然状态隧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后5 d、10 d、15 d、20 d相互作用力为2.22 MPa、3.6 MPa、4.49 MPa、5.07 MPa;饱和状态隧道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后5 d、10 d、15 d、20 d相互作用力为2.3 MPa、3.74 MPa、4.72 MPa、5.4 MPa。

通过对比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发展变化,可见,含水量的增加导致围岩变形量增大,变形速率加快。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增加,导致了围岩与支护接触压力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