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变形分析按隧道的初期支护变形分级标准与可接受准则对兰渝线变形达到Ⅰ级的隧道进行分类梳理。统计分析表明,当最大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呈大夹角时,大变形出现的频率为100%。统计分析表明,软岩大变形发生频率为64.3%,软岩夹中硬岩为30.3%,因此岩层强度是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兰渝线大变形隧道的统计结果表明,薄层岩体大变形出现频率为82.1%,中厚层为17.9%,厚层及以上一般不会出现大变形。表3.4各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程度统计分析续表......
2025-09-30
参考FLAC3D手册中Burgers蠕变模型阐述,对考虑含水损伤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进行有限差分形式的转化。数值实现中,需要将应力张量分解为球应力张量σm和偏应力张量Sij:
式中:δij——Kronecker符号。
对于Hoek体,偏应力和偏应变
存在以下关系:
式中:——Hoek体剪切模量。对于Maxwell体,偏应力Sij与偏蠕变速率
关系如下:
式中:——Hoek体剪切模量;
——黏性元件的黏滞系数。
对于Kelvin体,偏应变和偏应力
的关系如下:
式中:——Kelvin体黏性系数;
——Kelvin体的剪切模量。
由于编程需要,可将式(4.41)写成增量形式,可得:
式(4.44)整理后,可得Kelvin体第i步偏应变更新公式:
对于Bingham体有:
g——塑性势函数;
——Bingham体应变速率偏量;
η(n,t)=η0/tn。
由于各元件相互串联,因此应力相等,应变相加,可得:
式中:Δeij——总偏应变增量;
——Maxwell体偏应变增量;(https://www.chuimin.cn)
——Kelvin体偏应变增量;
——Bingham体偏应变增量。
联立后可得第i步应力更新公式:
球应力张量可用差分写成增量形式:
式中:——第i步球应力张量;
——第i-1步球应力张量;
——Hoek体体积模量;
——Kelvin体体积模量。
由于本模型可能产生塑性应变,因此Kelvin体球应变张量增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综上,本蠕变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可用式(4.13)和式(4.14)进行表征,以上差分形式可以和FLAC3D软件的指针相对应。
屈服函数实现的关键是如何让程序自动读取识别加载的应力水平,为此,本书引入应力强度概念:
由经典弹塑性力学知识可得:
式中:σm——应力球张量;
σij——应力张量;
Sij——应力偏张量。
通过相应指针读取应力张量的各个分量,根据公式(4.53)—式(4.55)则可求出应力强度q。根据应力强度的定义,单轴试验时q=σ1;等围压三轴试验时q=σ1-σ3;实现读取应力强度后,通过相关屈服函数即可实现软件自动判别屈服状态。
由于FLAC3D软件中不能使用递归函数,因此,本书蠕变参数含水率的折减修正可通过设置中间变量参与计算实现。相应的Bingham元件黏性参数的折减,本书通过对FLAC3D软件内置的ps->Creep指针(表征蠕变时间增量Δt)累加实现。
相关文章
总体变形分析按隧道的初期支护变形分级标准与可接受准则对兰渝线变形达到Ⅰ级的隧道进行分类梳理。统计分析表明,当最大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呈大夹角时,大变形出现的频率为100%。统计分析表明,软岩大变形发生频率为64.3%,软岩夹中硬岩为30.3%,因此岩层强度是产生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兰渝线大变形隧道的统计结果表明,薄层岩体大变形出现频率为82.1%,中厚层为17.9%,厚层及以上一般不会出现大变形。表3.4各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程度统计分析续表......
2025-09-30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是利用一对可膨胀的橡胶封隔器,在预定的测试深度内封隔一段钻孔,然后泵入液体对该段钻孔施压,根据压裂过程曲线的压力特征值计算地应力。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时,破裂缝产生在钻孔岩壁上拉应力最大的部位。综上所述,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中,可根据试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来确定钻孔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同时可以根据印模器记录的裂纹破裂方向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
2025-09-30
图1.4隧道挤压变形破坏围岩扰动范围大兰渝铁路挤压性围岩隧道开挖后塑性区迅速扩大,特别是当支护不及时或结构刚度、强度不够时,围岩扰动范围更大。新城子隧道松动圈测试结果表明,未扰动区基本位于开挖临空面向里15 m以外的位置,因此一般锚杆长度很难锚固到稳定围岩。......
2025-09-30
薄层炭质板岩层厚1~5 cm,软弱破碎,无法钻芯取样,只能通过岩体原位测试来研究岩体的力学特性与变形特性。图2.22岩体抗剪试验图2.23岩体抗剪试验-ε曲线从图2.23来看,5个试件的-ε曲线基本呈抛物线形,说明岩体的抗剪断破坏形式基本以塑性破坏为主。表2.6是围岩体抗剪(断)试验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关系表,表2.7是围岩体抗剪(断)强度试验的成果汇总表。......
2025-09-30
严竞雄研究千枚岩施工期结构受力与变形机理,提出有效的变形控制措施。王襄禹针对高应力软岩隧道的变形力学机制提出了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首先在隧道开挖后设置足够厚度的刚柔层来吸收高应力软岩隧道的大变形,并使柔性层具有足够的强度来限制软岩隧道的破坏性变形。......
2025-09-30
图2.2单轴与三轴压缩试验图2.3单轴与三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2.1干燥状态炭质板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板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其力学参数随结构面倾角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图2.5炭质板岩单轴与三轴压缩破坏形式3)不同含水状态炭质板岩力学特性试验结果为研究地下水对炭质板岩强度的影响,将干燥状态试件泡水5 d、泡水15 d、泡水25 d,分别测定其含水率。......
2025-09-30
初始地应力是进行岩体工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初始地应力场的模拟方法较多,有限元数学模型回归分析法能够反映地形地质条件和岩体的结构形态,是目前工程中较常用的方法。表2.13天池坪隧道实测地应力续表最大水平主应力为11.45~21.28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为6.81~12.14 MPa。......
2025-09-30
由图可见,当k小于1时,随着侧压力系数的增加,拱顶沉降先减小,当k大于1时近似线性增大。而水平收敛则随侧压力系数的增加而近似以指数形式增加。随着侧压力系数k的增大,塑形屈服由节理面屈服主导向岩体剪切破坏转化。图3.5不同侧压力系数时围岩塑性区分布......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