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2013 年为了加大对傈僳族语言文字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力度,我们在龙陵县举办了一次为期八天的傈僳族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每一次,我去傈僳族聚居的地方开会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如何传承我们傈僳族的文化和加大语言文字的保护力度,包括其他民族也一样,我也是鼓励他们积极的保护与传承自己民族的民族文化。......
2023-08-22
我们的民族定义是这样:“一个民族是一群人,有共同的文化上的性质,这些性质,是和其他的人群不同的。”本节所谓的傈僳民族在云南土族中之位置与关系,并不是指其族之文化的“高”或“低”,而是他的类属。即是说他属于那一个系统。这里我们要借语言上的结果来帮助的。根据语言来把傈僳分类的,最早是易尔斯(Eales)。见于1891年《缅甸人口报告调查》(Report on the Census of India of 1891)。他把Lishaw(即傈僳)放在藏缅系(Tibeto-Burman familz)的野人——那嘎组(Kachin-Naga group)。斯格德(G.Scott)以为“Lisaw……从语言比较上看,几乎使人自然的得到结论说,他和Lahu(倮黑)是相同的,或至少他也是和倮黑从一个族中或早或晚的分化出来的。”亨利公爵(Prince Henri de Or leans)以为傈僳与罗罗有密切关系。鼓维丝(H.R.Davies)把傈僳放在藏缅系的罗罗组。罗斯及克金白兰恩(Ross and Coggin Brown)的结论,也认为傈僳与罗罗有密切关系。佛瑞(O.Frazer)在《傈僳语言》一书中也将傈僳归人藏缅语系中。丁文江《爨文丛刊·序言》,将傈僳放在藏缅类的爨人部中。作者在怒江上游的碧罗雪山及高黎贡山各记350个单字,50句话。各字句均用收音机铅片收录下来,该片存历史语言研究所。将由专门语言的诸君整理之。但由我个人粗浅的语言知识,将所记的和戴维斯所记的傈僳及其他云南土族语言比较,也可证明傈僳是属于藏缅系的说法的正确。就是说和倮黑、罗罗、么些,窝尼是属于一个语言系统的。
上面是说语言方面。除了语言,从其他的文化分子上,也可以找出许多事实去证明傈僳的文化与其他藏缅语系诸族关系的密切,自然,在此文化分子的性质上,其流动性比较的大,特别是物质方面的东西。幸喜云南各土族,虽经长时期的杂居,因为环境对于隔离的适宜,就是说地形上和气候上区别的大,其混合程度尚不致使其原来文化形态尽失,同时其原属于一个族组的人群,虽经迁移与隔绝,尚存有不少的事实可以连贯起来;证明他们是同出一源。所谓原来文化形态是凡一民族,他的文化形态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之点多。这“原来”,不是创造的意思。创造或产生问题,不在本文范围之内。
在第二章中曾提到我所调查的傈僳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因此而将其原有文化有较完好地保存。又说到其族与汉族历史上的关系及与其他邻族居住之分布状况。在三章中,已将所能调查到的叙述出来。本节现将其族文化及生活上的特点,扼要提出,以与其他云南民族比较。但只限于普通一般现象。至于分门别类的比较研究,将来再说。简单几句话,傈僳文化及生活有以下数点可注意。
傈僳居住高山上,耕种是广种法,中国古书所谓的“刀耕火种”。一地连耕三数年,地力枯竭,便需另开新地。于是转辗迁移。农具为以木叉,于其梢包以铁片之刨为最普遍,其次为犁、锄。牛犁仅富有且人口较多之人家有之。农作物以荞麦、包谷为大宗。食具中,铁锅三脚架及陶器、盆瓮多购自汉商,竹筒、木碗为自制。用筷,每人随身携带。荞磨粉焙干成饼而食。米多以之酿酒。养蜂。房屋为长方形的支柱建筑,无窗,有火塘。无筑就的楼梯在而用一独木,上刻数痕以为磴,架于房门口以为上下之用。门无定向。材料用木、竹、石,无砖瓦。衣服用麻及羊皮为料。羊毛做成毡子,披在身上。着包头。无鞋,用裹腿。器具用竹、木、藤制作。运输物品用藤竹篓子。以肩板嵌于颈背,篓中物品以绳系于此板,绳穿过木板,顶于额间。无桥,用溜索及独木船或两独木船系于一起,无舵。家庭父系,可以多妻,但不多见。除同姓不婚。男女在未婚前社交自由,但婚姻由父母决定。已婚之妇与人交,妇与奸夫受罚,格杀勿论。可以离婚,再醮。人死无棺,土葬,坟上有暂时标记。无丧服。有酋长制度,土地人民为其所有。但其职权受么些土司节制。今改土归流,均归汉官受理。遗产(房屋、用具、衣服等)由子继承,女无权承受。无文字,传达用木刻。信人死后,及山、石、水、树均有灵(nê)。nê多恶性。有巫师。疾病均归咎于灵作祟。请巫师杀牲畜禳除。牲血、鸡毛可以禳凶。于婚丧事项多用之。巫师父子相传。不传授弟子,但自悟。另有盅巫,多女性为之。年、月、日以十二属计算。唱歌跳舞,多未婚男女为之。乐器之葫芦笙为最通行,作乐多男性。造形艺术不显著,衣服、用具编织物之花纹是几何式的。喜狩猎。有陷阱及其他猎具。此猎具亦即战争时之武器。最显著的是弩弓毒箭,半面鞘方头单刃的刀。其次是矛,有皮盔甲。
以上的述要,与作者所调查的其他云南土族,如么些、倮黑、窝尼、摆夷、曲子等族及其支族的文化习惯相比较,我们可以说:傈僳、倮黑、么些、窝尼,在其文化的整个的态谱上,是属于一个系统的。
有关傈僳学史料丛刊(第二卷)的文章
我还记得,2013 年为了加大对傈僳族语言文字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力度,我们在龙陵县举办了一次为期八天的傈僳族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每一次,我去傈僳族聚居的地方开会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如何传承我们傈僳族的文化和加大语言文字的保护力度,包括其他民族也一样,我也是鼓励他们积极的保护与传承自己民族的民族文化。......
2023-08-22
2008 年的时候我还在乡上任职,乡一级的工作任务十分庞杂繁重,所以迟迟没有成立,2012 年我调回了县里,才着手准备成立协会这个事情,同时也得到了当时县委常务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他也是傈僳族,也非常热衷于这个事情。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协会成立方案形成了基本框架,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傈僳族协会最终成立了。......
2023-08-22
另一个是傈僳族人祝发清,当时他作为一个基督教的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慢慢地转变观念,最后到云南省民委工作。他也在傈僳族专业委员会担任过职务,且是终身的名誉主席。早年间其他民族搬迁到我们办事处,居住几年后又都搬走了,因为当地的傈僳族文化比较浓厚,虽然我们傈僳族在早期没有文字,但是我们靠口传留下来好多文化,尤其是我们傈僳族的音乐文化比较丰富。......
2023-08-22
从那以后,富能仁所创制的傈僳族文字就开始慢慢的传播开来,到现在已有百余年历史了。有一年,龙陵县民宗局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一次傈僳族语言文字培训活动。我觉得,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保护与传承傈僳族语言文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对于想学傈僳语和傈僳族文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2023-08-22
狩猎是傈僳的特长。猎获禽兽的皮肉,一方面用以调剂食品,一方面可以添补种种的用具。猎具是弩弓、毒箭、刀、矛,与战争武器同。而犬则紧随着追赶,猎人便跟着犬去寻。此种围猎,多对熊、鹿、野牛、野猪等较驯的兽类,赶猎往往会到很远的地方,所以猎人们出行多带着够用两三天的粮食面饼糌粑之类,入夜即息,随处而止。以上是猎兽的方法。......
2023-09-21
当时他们四个人带一所中学的学生,很辛苦。在那之后的第二年,我就考上了云南民族学院,那年我做了充分的复习,所以在1978 年高考中,我成功考上了大学,那年考大学的298 人当中只有3 个人考上本科:分别是侯光生,祝卫明还有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对于我们政治系的同学来说,英语的学习任务更重。......
2023-08-22
兹就其中与“神”有关之部分略加分析:第一则传说中说造宇宙万物者为一女神,而山神、水神则与人类同一祖先而未获得人类之名号者。其余之山神、龙神、火神、家神均受“乌撒”管理,遵照“乌撒”之旨意,行使对万物之管理权。此四种神彼此间地位平等,互不统属,唯龙神之上有一大龙神总管各龙神。各神均无庙宇,往时常祭祀天神、山神、龙神之处或取石块、树木为标志,以之作神位。有以花纸、白纸贴房壁上表示神或祖先之神像者。......
2023-09-21
县里、州里也比较重视我们傈僳族的弩艺文化,我们2009 年成立了一个射弩协会。协会成立到现在已经9 年了,我们的成员已经有800 ~900 人了。协会刚成立的时候连办公场所也没有,后来县民宗局修建了一个。傈僳族地区第一个成立的射弩协会就在我们维西,得到了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现在怒江州福贡县也成立了一个射弩协会。射弩协会的成立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2023-0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