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安东尼与奥勒留:罗马巨人的文明

安东尼与奥勒留:罗马巨人的文明

【摘要】:上为安东尼,下为奥勒留在被哈德良收为养子的同时,安东尼也被要求收一位17岁的年轻人M.奥勒留为养子。没有儿子的安东尼接受了这一要求,即位后不久,就在奥勒留满18岁的时候,授予他“恺撒”的称号。安东尼统治的时代,四海升平,八方宁靖。[29]安东尼在位23年,包括建筑在内,没留下什么可说道的东西,一切都太平无事。安东尼错过了及时觉察并调整对策做出反应的最好时机。

公元138年,哈德良去世,终年62岁。他在临终前,把只比自己小10岁的元老院元老安东尼(Antoninus,138—161年在位)收为养子,确立为继承人。安东尼是一位人格上几近完美的皇帝,上任不久就获得“庇护”(Pius)的称号——意思是温良美德的楷模,后世称他为“安东尼·庇护”。

上为安东尼,下为奥勒留

在被哈德良收为养子的同时,安东尼也被要求收一位17岁的年轻人M.奥勒留(M.Aurelius,161—180年在位)为养子。奥勒留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希腊哲学,深受老皇帝的赏识。但是哈德良并不想直接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立为接班人,他还需要历练才行。没有儿子的安东尼接受了这一要求,即位后不久,就在奥勒留满18岁的时候,授予他“恺撒”的称号。从奥古斯都开始,每一位罗马皇帝的称号里一定带有“奥古斯都.恺撒”的字样,早已成为皇帝的代名词。现在安东尼单单把“恺撒”这个称号授予未来的接班人。从此以后,在西方,皇帝的法定继承人就被称为“恺撒”。

安东尼统治的时代,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在帝国全境,从北方的莱茵河到南方的尼罗河,从阴冷潮湿的不列颠到阳光灿烂的叙利亚,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罗马帝国的国运达到了最高点。当时的一位诗人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形容他们的时代:

罗马复原图(作者:G.Chaillet)

“荷马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地球属于每一个人。’罗马把诗人的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罗马人测量并记录了纳入保护之下的所有土地,在河流上架设桥梁,在平原和山区铺设大道。无论居住在帝国何处,完善的设施让人们的往来变得异常容易。为了帝国的安全,罗马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为了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罗马完善了法律。罗马的大门向所有的人敞开着。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相融并存的罗马世界,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安心工作,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价值。”[29]

安东尼在位23年,包括建筑在内,没留下什么可说道的东西,一切都太平无事。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23年都不曾离开意大利本土一步。他的养子恺撒.奥勒留也同样在罗马一待就是23年。父子俩都不曾走近帝国的边境,不曾检阅过帝国的军队。在这太平无事的23年里,整个帝国的时钟都好像慢了下来,停了下来。

领导人一定要能做到未雨绸缪。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思维如同肌肉,需要不停地锻炼。一旦停滞了思考,人就会变得迟钝。身为皇帝如此,国民百姓也是如此。如果说连皇帝都觉得天下太平无事,这样的情绪就会传染给帝国的每一位公民。于是大家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刀枪要是没有经常拿出来擦拭,很快就会锈蚀;战马要是不经常牵出来遛遛,很快就会膘满肠肥。罗马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在这样太平无事的23年中日渐消退。

但是在罗马帝国的北方,一股游牧民族大迁徙的潮流正在暗中涌动,在一点一滴地蓄积力量。到下一个世纪,它们就要爆发出来,掀起惊涛骇浪。安东尼错过了及时觉察并调整对策做出反应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