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勒留今天物馆在里罗马收藏的着卡一比托尊利奥勒欧博留的青铜骑马像。在做皇位继承人的23年时间里,奥勒留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意大利。在奥勒留之前,罗马帝国最年轻的皇帝是17岁的尼禄和25岁的卡利古拉。19岁的康茂德很快就走上了17岁的尼禄和25岁的卡利古拉一样的道路:在权力的诱惑下,先是小有作为,而后胡作非为,最后被亲信暗杀。......
2023-09-21
公元138年,哈德良去世,终年62岁。他在临终前,把只比自己小10岁的元老院元老安东尼(Antoninus,138—161年在位)收为养子,确立为继承人。安东尼是一位人格上几近完美的皇帝,上任不久就获得“庇护”(Pius)的称号——意思是温良美德的楷模,后世称他为“安东尼·庇护”。
上为安东尼,下为奥勒留
在被哈德良收为养子的同时,安东尼也被要求收一位17岁的年轻人M.奥勒留(M.Aurelius,161—180年在位)为养子。奥勒留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希腊哲学,深受老皇帝的赏识。但是哈德良并不想直接把这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立为接班人,他还需要历练才行。没有儿子的安东尼接受了这一要求,即位后不久,就在奥勒留满18岁的时候,授予他“恺撒”的称号。从奥古斯都开始,每一位罗马皇帝的称号里一定带有“奥古斯都.恺撒”的字样,早已成为皇帝的代名词。现在安东尼单单把“恺撒”这个称号授予未来的接班人。从此以后,在西方,皇帝的法定继承人就被称为“恺撒”。
安东尼统治的时代,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在帝国全境,从北方的莱茵河到南方的尼罗河,从阴冷潮湿的不列颠到阳光灿烂的叙利亚,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罗马帝国的国运达到了最高点。当时的一位诗人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形容他们的时代:
罗马复原图(作者:G.Chaillet)
“荷马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地球属于每一个人。’罗马把诗人的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罗马人测量并记录了纳入保护之下的所有土地,在河流上架设桥梁,在平原和山区铺设大道。无论居住在帝国何处,完善的设施让人们的往来变得异常容易。为了帝国的安全,罗马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为了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罗马完善了法律。罗马的大门向所有的人敞开着。在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相融并存的罗马世界,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安心工作,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价值。”[29]
安东尼在位23年,包括建筑在内,没留下什么可说道的东西,一切都太平无事。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23年都不曾离开意大利本土一步。他的养子恺撒.奥勒留也同样在罗马一待就是23年。父子俩都不曾走近帝国的边境,不曾检阅过帝国的军队。在这太平无事的23年里,整个帝国的时钟都好像慢了下来,停了下来。
领导人一定要能做到未雨绸缪。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思维如同肌肉,需要不停地锻炼。一旦停滞了思考,人就会变得迟钝。身为皇帝如此,国民百姓也是如此。如果说连皇帝都觉得天下太平无事,这样的情绪就会传染给帝国的每一位公民。于是大家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刀枪要是没有经常拿出来擦拭,很快就会锈蚀;战马要是不经常牵出来遛遛,很快就会膘满肠肥。罗马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在这样太平无事的23年中日渐消退。
但是在罗马帝国的北方,一股游牧民族大迁徙的潮流正在暗中涌动,在一点一滴地蓄积力量。到下一个世纪,它们就要爆发出来,掀起惊涛骇浪。安东尼错过了及时觉察并调整对策做出反应的最好时机。
奥勒留今天物馆在里罗马收藏的着卡一比托尊利奥勒欧博留的青铜骑马像。在做皇位继承人的23年时间里,奥勒留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意大利。在奥勒留之前,罗马帝国最年轻的皇帝是17岁的尼禄和25岁的卡利古拉。19岁的康茂德很快就走上了17岁的尼禄和25岁的卡利古拉一样的道路:在权力的诱惑下,先是小有作为,而后胡作非为,最后被亲信暗杀。......
2023-09-21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它的正式名称从来没有改变过,一直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至少从名义上来说,罗马帝国的真正主人始终都是罗马公民。第一个是意大利本土,由罗马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一年的执政官进行管理。罗马世界的自由民分为罗马公民和非罗马公民。而行省居民在满足特定条件后也可以成为罗马公民。而非罗马公民,除了间接税外,还要缴纳年收入10%的直接税。......
2023-09-21
公元161年,安东尼去世,已经40岁的奥勒留终于成为皇帝。科斯特波奇人和马尔科曼尼人入侵凯旋回到罗马之后,奥勒留仿效图拉真,也立了一根纪功柱,就在今天意大利总理府基吉宫的门前。与图拉真纪功柱相比,奥勒留纪功柱在内容上较多地表现了战争的残暴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表现手法上,奥勒留纪功柱也开始出现与以往的古典雕塑有所不同的变化。但是在奥勒留纪功柱上,同样的主题,艺术家的心情却不再保持平静。......
2023-09-21
公元前13年在台伯河畔法布里西奥桥头落成的马塞卢斯剧场,以奥古斯都第一任女婿马塞卢斯的名字命名。十年后,他将这座新落成的剧场以马塞卢斯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它的内部观众席直径129.8米,可以容纳1.5万~2万名观众,是罗马帝国建造的最大的一座剧场。马塞卢斯剧场的『券柱式』构造马塞卢斯剧场是第一座在正面使用多种柱式组合构图的建筑。左为希腊柱式,右为罗马柱式这座马塞卢斯剧场后来也遭到很大的破坏。......
2023-09-21
共和国早期,罗马的常备军队只有四个军团。后来随着罗马世界的不断扩大,军队规模逐渐增加。罗马军团主要由步兵构成,编制大约为6000人。军团兵加上辅助兵,罗马军队总数约33.6万人。罗马军团的军旗及番号参加罗马军团的从来都不是随意抓来的壮丁或者是强征的农夫,而必须是罗马公民权的获得者——所以他们才不用缴交直接税。罗马军人在意大利本土原本没有驻军。......
2023-09-21
位于城郊的举世闻名的加德水道桥是由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9年主持修建的尼姆输水道的一段。全长约50公里的输水道,从泉眼到尼姆城总共只有17米落差。其上部全长275米,最大拱券跨度为24.5米,最高处距离水面约50米。据估算,当时每天约有2.2万吨的水要从这里流入尼姆,数百年间竞在上方的密封水道里积累下厚达40厘米的水垢。[18]古色古香的尼姆城内有一座可能是今天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神庙——梅宋卡瑞神庙,建于公元前15年。......
2023-09-21
极盛时期的汉朝所控制的疆域与罗马帝国相差无几,而汉长安的面积则要明显大于罗马城。而罗马城几乎全城都是由百姓居住,兼做官署用途的宫殿仅占其中极小的一点区域,而且还要皇帝私人掏钱向从前的地主购买并且自己花钱建造。......
2023-09-21
维纳斯与罗玛神庙复原场景公元123年,哈德良又设计了位于大角斗场对面的维纳斯与罗玛神庙[2]。维纳斯与罗玛神庙剖面图和平面图维纳斯与罗玛神庙复原图(一)作者:G.Gatteschi)据说大建筑家阿波罗多努斯对哈德良这位“建筑天才”很不感冒,尤其是对哈德良所热衷的穹顶建筑很不看好。维纳斯与罗玛神庙复原图(二)同大多数罗马时期的建筑一样,这座神庙后来的命运也是十分悲惨的。维纳斯与罗玛神庙现状......
2023-09-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