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特鲁里亚人的城市后世都遭到破坏,只有他们的坟墓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他们的主要途径。伊特鲁里亚人的陵墓的外观以圓台形为主,其中较大的直径可达40米。伊特鲁里亚人的壁画是古代世界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壁画之一。但是随着逐渐摆脱其影响的罗马的崛起,伊特鲁里亚人遭到罗马人的持续打击,政治上渐趋衰微。晚期伊特鲁里亚人的陵墓壁画,墓主人的脸上不再有笑容,而是呆望向远方的地狱......
2023-09-21
不久之后,又一个邻近部落开始强烈影响这个新生小国。这就是伊特鲁里亚人(Etruscans)。因为他们的语言和习俗与罗马人和其他拉丁人差异较大,他们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希罗多德(Herodotus,前484—前425)认为他们来自吕底亚(Lydia,位于今土耳其西部),受饥荒影响,其中一部分人背井离乡来到意大利[2],生活在今天意大利佛罗伦萨周围。这一片地区后来就以伊特鲁里亚人的族名命名为托斯卡纳(Tuscany)。公元前8世纪起,借助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他们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地建立了密切的商业联系,接受了希腊文化和艺术的熏陶。
罗马与伊特鲁里亚
罗马第五任国王老塔克文(木刻画创作于公元16世纪)
公元前616年,一位父亲是流亡的希腊科林斯人而母亲是伊特鲁里亚人的罗马新移民塔克文·普里斯库斯(TarquiniusPriscus,前616—前578年在位)在公民大会上当选为罗马第五任国王。一个外来的移民,一个商人,竞然能够成为罗马国王,这是罗马制度包容性的最好证明。
不过,这个时候的罗马充其量只能算是建造在几座小山顶上的村庄群。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并没有能力在小山之间布满沼泽的低地上建城。见多识广的塔克文做了国王之后,拉开了这座伟大城市的建设序幕。
罗马广场现状,蓝色线条表示大排水道走向
罗马广场复原场景,蓝色线为大排水道
塔克文从他的家乡伊特鲁里亚招来了技术工匠,首先将位于卡庇托林山和帕拉丁山之间的小溪变成加了石头顶盖的地下排水道,把小溪两侧的沼泽地积水通过排水道引向台伯河。排除了积水的场地被用来修建希腊式的人民集会和贸易活动场所,由此形成罗马广场(Forum Romanum)的雏形,以后将逐渐发展成为罗马城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现代西方语言中的“首都”(Capital)一词就源于这座卡庇托林山,而“宫殿”(Palace)一词则源于帕拉丁山。
这条排水道至今仍被使用。今天我们还可以在台伯河岸边看到它那巨大的排水口。美国城市学家L.芒福德(L.Mumford,1895—1990)形容说:“这条污水沟规模如此之大,这大约说明它的建造者必定料事如神,早就看出这片村落会变成一座百万居民的大城。”[3]
白色箭头处可以看见古老的排水口
塔克文还将帕拉丁山与阿芬丁山之间的河道覆盖,积水排干,然后在此修建了一座赛车场(Circus Maximus)以娱乐公众。在这里看赛车常常是免费的,其开支最初由国家负担,后来则往往由急于讨好选民的各种候选人承担。
大赛车场遗址
大赛车场复原场景
这座赛车场在以后的岁月里多次翻修,各项设施日趋完善。其全盛的时候,场地总长度超过600米,宽约200米,据说可以容纳25万~30万名观众观看比赛,是古代世界最大的一座体育竞技场。在这里进行的马车比赛持续了1000多年。直到公元6世纪,在野蛮人的不断入侵以及一次次战争的摧残下,才最终被废弃。
罗马七山与塞维安城墙
箭头所指为塞维安城墙遗迹
塔克文死后,他的女婿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Servius Tullius,前578—前535年在位)被元老院推选为罗马的第六任国王。塞尔维乌斯为罗马城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将卡庇托林山、帕拉丁山、阿芬丁山等七座小山用城墙和壕沟连接起来,使在外作战的罗马军队有了坚固牢靠的后方。今天在罗马火车站门前,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条塞维安城墙(Servian Wall)的一段遗迹。
罗马卡庇托林山的朱庇特神庙(作者:J.Carlu)
公元前534年,塞尔维乌斯的女婿——也是老塔克文国王的孙子——小塔克文(Tarquinius Superbus,前535—前509年在位)夺取了其岳父的王位,成为罗马的第七任国王。小塔克文在卡庇托林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朱庇特神庙(Temple of Jupiter)。
通过与希腊文化的密切接触,伊特鲁里亚人吸收了希腊神话中的许多内容,只是把神的名字作了修改,比如宙斯改成了朱庇特,赫拉改成了朱诺,雅典娜则改成了弥涅耳瓦。他们的神庙与希腊神庙有十分明显的相似性,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罗马卡庇托林山的朱庇特神庙平面及复原图
首先,伊特鲁里亚神庙一般都建在高台之上,只在正前方有台阶;而希腊神庙四面都环绕台阶。
其次,伊特鲁里亚神庙的平面近乎方形,比如这座朱庇特神庙的宽度和长度分别为53米和62米;而希腊神庙一般为接近1:2的长方形。
雅典帕提农神庙平面及复原解剖图
第三,伊特鲁里亚神庙往往采用前列柱式构造,前廊进深很大,较大的神庙有侧面柱廊,但一般都没有后柱廊;而希腊神庙通常为列柱围廊式,柱廊四面环绕,前后都有大门。
这座朱庇特神庙在罗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罗马将军获胜凯旋进入罗马之后,最后一站都要来到这座神庙献祭。如今它还有部分残垣断壁被保存下来。
罗马卡庇托林山的朱庇特神庙复原场景
伊特鲁里亚人的城市后世都遭到破坏,只有他们的坟墓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他们的主要途径。伊特鲁里亚人的陵墓的外观以圓台形为主,其中较大的直径可达40米。伊特鲁里亚人的壁画是古代世界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壁画之一。但是随着逐渐摆脱其影响的罗马的崛起,伊特鲁里亚人遭到罗马人的持续打击,政治上渐趋衰微。晚期伊特鲁里亚人的陵墓壁画,墓主人的脸上不再有笑容,而是呆望向远方的地狱......
2023-09-21
伊特鲁里亚文明为何称为“罗马的曙光”观点之一:伊特鲁里亚人来自小亚细亚,是佩拉斯吉人的后裔,因避祸而来到欧洲。伊特鲁里亚文化是伊特鲁里亚人创造的距今约3000年的一个古老文明,分布于现在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坎那。伊特鲁里亚文化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对后来的罗马文明有着极大的催化作用,以至于影响到后来整个西方文明。在当时,伊特鲁里亚文明是最先进的西方文明。随着罗马统一意大利,伊特鲁里亚逐步罗马化。......
2024-09-16
哈德良离宫复原模型哈德良即位后不久,就开始在罗马东郊山清水秀的蒂沃里修建一座豪华的夏宫。作为整个建筑群起承转合最关键的枢纽环节,以“海上剧院”闻名的圓形水院是哈德良离宫中最动人的一处景观,估计是哈德良和他妻子的住所。在埃及巡视期间,哈德良失去了他最宠爱的臣子安提诺斯。......
2023-09-21
位于城郊的举世闻名的加德水道桥是由阿格里帕于公元前19年主持修建的尼姆输水道的一段。全长约50公里的输水道,从泉眼到尼姆城总共只有17米落差。其上部全长275米,最大拱券跨度为24.5米,最高处距离水面约50米。据估算,当时每天约有2.2万吨的水要从这里流入尼姆,数百年间竞在上方的密封水道里积累下厚达40厘米的水垢。[18]古色古香的尼姆城内有一座可能是今天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神庙——梅宋卡瑞神庙,建于公元前15年。......
2023-09-21
滚烫的火山灰、碎石和岩浆将火山脚下大约有2万人居住的庞贝和5000人居住的赫库兰尼姆以及另外几座城镇完全吞没。直到1738年,一位奥地利王子在修建别墅时意外发现了赫库兰尼姆遗址。贝角斗场遗迹赫库兰尼姆街道除了这些标准的公共建筑配置之外,庞贝和赫库兰尼姆还保留有从高级住宅、别墅到普通住屋的大量实物,为后人了解和研究罗马人,特别是较为富裕的罗马人的家居生活,提供了极为鲜活的资料。......
2023-09-21
周成王、周康王统治时期,周朝政局相对来说比较安定。此时的周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用十分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闯下大祸的是周王朝的第十任国王姬胡。到周厉王姬胡时,推行“专利”,霸占了一切湖泊、河流,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也不准劳动人民进行樵采捕捞;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
2023-08-10
公元前13年在台伯河畔法布里西奥桥头落成的马塞卢斯剧场,以奥古斯都第一任女婿马塞卢斯的名字命名。十年后,他将这座新落成的剧场以马塞卢斯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它的内部观众席直径129.8米,可以容纳1.5万~2万名观众,是罗马帝国建造的最大的一座剧场。马塞卢斯剧场的『券柱式』构造马塞卢斯剧场是第一座在正面使用多种柱式组合构图的建筑。左为希腊柱式,右为罗马柱式这座马塞卢斯剧场后来也遭到很大的破坏。......
2023-09-21
公元1250年,阿尤布王朝被武力推翻,马穆禄克王朝取而代之。马穆禄克王朝的统治者很快自立为苏丹,将阿尤布王室的成员都废黜。这个新王朝的政权存续了两百余年,统治着叙利亚和埃及。换言之,在阿尤布王朝和马穆禄克王朝,阿拉伯艺术终于迎来了最高峰。众所周知,阿尤布王朝是反抗十字军的时代,尤其在叙利亚地区,更是伟大的阿拉伯时代。同时,马穆禄克王朝也兴建了许多自己的建筑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023-07-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