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千年古县城慈城,除现存元明清建筑群在浙东地区独占鳌头外,所保留的古井,其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据推算,慈城目前还存古井在千口以上,这仅指露天的明井,不包括埋藏在石板底、地板下、隔墙内的暗井。在慈城清道观山和慈城西南翁岩,分别留下两口同一称呼的葛洪井,俗叫“丹井”。当杨守勤及第登科之后,慈城地区的老百姓对这口古井产生了一种迷信。......
2023-11-15
文化,始终是设计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这是因为文化是设计之源,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使其具象化,并通过造物来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形式,而生活形式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开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生存的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空间以及各自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1.生命强盛不衰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然而,在众多文明之中,唯有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不断,并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不能不被称为一大文化奇迹。促成这一奇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所处的特殊地理条件为中国人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生存环境。在中国的北方是人迹罕至的沙漠荒原,西部、西南部是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东部、东南部是浩瀚的大海。这样的地理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摇篮,保护着中华文明很少受到异域文明的干扰和威胁,直到近代科学诞生以前,一直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客观的有利条件。
其次,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引领力和同化力。古代中国被周围各族视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一直是邻国所学习的榜样,诸如日本、朝鲜等国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之深自是无需言表。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北方游牧民族武力入侵中原的现象,但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我们却发现“征服者被征服”。因为无论是南夷北狄交侵、五胡乱华、还是蒙古大军南下、满洲女真入关,最后都以这些民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中原农耕文化,在文化上被同化而告终结。
再次,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融摄力。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汇周边匈奴、鲜卑、契丹、突厥等民族的文化,将其统摄、融合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其中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不仅未能改变中国故有的理论形态和文明走向,反而被中国文明所吸收、改造,变为中国式佛教,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更是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这种强大的融合力,才使中国文化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生生不息。
最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直接造成了中华民族群体的向心力与归属感。在西周时期,中华先民便产生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文化心理特质上的自我确认观念。苏武牧羊、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土尔扈特回归……无不是中国文化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证明。这种凝聚力,是中国文化强劲生命力的源泉和保证。
2.人道重于天道
乐以成德、文以载道,以个人的道德完成与人际关系的普遍圆满为最高的追求,所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走向。以至于唐代类书《文艺类聚》中所录四十六个“部”中,以自然为主题的只有天、地、山、水、木、兽、鸟等十六部,其余都是关于人和人的创造物的内容。与西方百科全书贯穿始终“以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的哲学观点相比,中国文化对天道自然可谓漠然置之。
3.追求稳定实际
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宗教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起源于农事。这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代从事农业生产,“重农”观念由来己久,深得人心。《周易》中有:“不耕获,未富也。”商鞅更是把“尚农”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制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从而在经济上保障了秦国统一大业的顺利实施。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多将“重农”政策放于首位。
在这种浓厚的“重农”氛围中,几千年近乎凝滞不变的生态铸就了中国人注重实际稳定的文化心态,培养起了一种朴实厚重的“实用—经验理性”,一种务实的精神取向。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称中国文化为“农耕文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对农业生活经验的朴素总结已经内化为民族的思维定势和牢固心态,甚至深深地感染了文化精英们,“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成为中国贤哲们一向标榜与倡导的生活态度与精神作风。
4.重视整体协同
中国的社会构成是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区,由社区而国家,形成并保持了一种“国家一体”的格局,宗法关系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化的各个角度。在宗族内,每个人都不被看作独立的个体,而是被重重包围在宗法血缘的群体里。因此,群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特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宗族的、对整体的,从而自然的引申为对种族的、对社会的、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很容易在“人道亲亲”的基础上引申出关于社会、国家的所谓合理秩序。在这种秩序上,个人被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地位。个人的一切服从于整体,这样才能把整个社会整合起来,统一起来。于是,在政治领域,倡言大同理想;在社会领域,强调个人、家庭与国家不可分,倡导“保家卫国”;在文化领域,提倡“持中贵和”;在军事领域,确定“统筹全局”的基本战略;在伦理领域,标榜“舍小家为大家”,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而维护整体利益,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华民族集体至上的思维定式与共同心理特征。这种可以被称为“宗法集体主义”的观念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实是功不可没。
而将“重整体”的观念运用到实践上,就需要做到“协同”。要使庞大复杂的社会,无数心性相异的个人,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一种整体的秩序,就必须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等方面使人们普遍互相认同,具备高度协同的道德与精神素质,并使之外化为具体的协调性行为。作为中国文化之主体的儒家思想,从精神文化方面满足了这种需求。孔子曰:“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更是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一个“和”字,其实包含了推己及人之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民胞物与的豁达胸襟、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怀。这一个“和”字实在是中国文化协同思想的灵魂与核心。
5.重于道轻于器
老子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无常而无不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将世界分为“道”“器”两部分,充分强调“道”在宇宙人生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这种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十分突出。这种“重道轻器”的思想,还表现在义与利、名与身、主体与客体关系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对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第一,从哲学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是“入世”的,主张重视现实,力求改善现实,最终达到世界大同。
第二,从历史动力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及人的作用,“子不语怪力乱神”,具有鲜明的反迷信色彩。
第三,从运作方法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百家争鸣,兼收并蓄,不拘一格,颇具开放性。
第四,从功利目的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群体利益和长远战略利益。
第五,从生存条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时空的广泛适应性和强大的凝聚力。
以上所述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不知孕育了多少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实业家……有多少杰出的炎黄子孙受到它的熏陶。与此同时,中华儿女们又不断地浓墨重彩,为其增添辉煌。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如长江、黄河,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今天,从个人修养到精神文明建设,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文化,便无异于离开我们脚下的黄土。作为现代人,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髄,不仅是知识结构方面的一个缺陷,也难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大的发展。我们坚信,只要打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的大门,人们就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被它的伟力所震撼。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融合汇聚、共同创造、不断发展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大河文明中是唯一赓续绵延数千年,至今不衰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蕴是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表现为独具的民族文化特征,也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下面六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
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重视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4.有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5.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6.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并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实践的文章
宁波的千年古县城慈城,除现存元明清建筑群在浙东地区独占鳌头外,所保留的古井,其数量之多、历史之悠久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据推算,慈城目前还存古井在千口以上,这仅指露天的明井,不包括埋藏在石板底、地板下、隔墙内的暗井。在慈城清道观山和慈城西南翁岩,分别留下两口同一称呼的葛洪井,俗叫“丹井”。当杨守勤及第登科之后,慈城地区的老百姓对这口古井产生了一种迷信。......
2023-11-15
最近一段时间内,他一直在试验一个经过改良的阴极射线管。伦琴教授走到实验室,先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换上工作衣后,就坐在实验台旁。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离放电管不到1米的小工作台上,射出一道绿色的荧光!原来,那里有一块硬纸板,上面镀着一层氰亚铂酸钡的晶体材料,神秘的光线就是它发出来的!“可这块纸板又为何能发光呢?”伦琴不得而知,暗问自己道。......
2023-12-05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县,因禹县古时称钧州而得名。钧是古代制陶转轮的名称,也是禹县神厚镇上的一座古台。烧制钧瓷的艺人们在瓷胎上涂上一种灰白的釉料,不绘制任何图案,但是当瓷胎在窑中燃烧之后,釉料呈现五光十色。钧瓷名窑和烧唐代花瓷的黄道窑、烧青瓷的汝州窑,仅一山之隔,有博采众长的优越条件。钧瓷身价之高还有一个原因是其烧制的艰难。......
2023-08-20
巴比伦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外,伊拉克政府还在巴比伦遗址和巴格达市内仿古重建了宁马克神庙和空中花园,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蓝色城墙高数丈,重现了这座古城昔日的风韵。......
2023-11-01
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还剩下些什么呢?主持人:我总结一下您刚才说说的大概意思,我们中国传统思想不要以西方标准哲学概念去定义,因为中国哲学,像老子有他的系统性,庄子有他的系统性,这是不一样的系统。......
2024-10-02
华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华服注重内在的本质精神,至于人体的形是否完美匀称并不重要。华服的袖子又称为“袂(mèi)”,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华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2023-06-21
讲会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推动学术的进步,扩大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体现了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精神,明代中期最为盛行,一直沿用到清代。书院不仅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又传至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进一步提升了书院的影响力,这些国家至今仍有不少书院。......
2023-08-30
在前文中提到汉字的特点之一便是汉字富有音乐性与娱乐性,汉字的音乐美便是汉字富有音乐性。唐诗宋词之所以朗朗上口,表情达意如此透彻,散文、游记之所以生动易于记诵,都是因为与汉字的音乐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71]汉字有着独特的韵律和优美的语感,所以中国古人很早就用汉字“宫、商、角、徵、羽”来标示音乐了,并且用汉字来区别各类乐器。......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