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烤鸭生产分析:工人数量与烤炉租用成本的决策和最大产量策略

烤鸭生产分析:工人数量与烤炉租用成本的决策和最大产量策略

【摘要】:1个工人烤鸭子,1小时能烤2只;再增加1个工人,炉子还是1个,可能1小时一共能烤5只鸭子,增加到3个工人,一共可以烤10只鸭子。烤鸭子是需要多种工序的。)如果租烤炉的最后1元钱所产生的烤鸭数量,大于雇用工人的最后1元钱所产生的烤鸭数量,烤鸭店老板会做出什么决定?何时可以使烤鸭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呢?假定该烤鸭店共生产了1 000只烤鸭,售价是每只100元,但是每只的成本是120元,老板一定是亏损了吗?

【知识目标】

1.掌握厂商生产函数的概念,理解生产理论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

2.掌握短期生产理论,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并能画出关系图。

3.掌握长期生产理论、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公式与图形。

4.掌握规模报酬的含义及其递减规律。

5.明确几种成本的概念,区分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掌握成本函数。

6.掌握短期成本理论、短期各成本曲线的关系。

7.掌握长期成本理论、长期各成本曲线的关系以及短期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理解规模报酬的经济理论与实践意义。

2.能运用生产者均衡的条件解题。

3.能利用机会成本的理论进行经营决策

4.能利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

【思政目标】

1.引导学生能正确理解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可持续发展、经济高速生产和经济结构合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2.引导学生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行思考和讨论。

【故事导入】

烤鸭店老板的决策

假设有一个烤鸭店,如果烤炉数量不变,只有1个。1个工人烤鸭子,1小时能烤2只;再增加1个工人,炉子还是1个,可能1小时一共能烤5只鸭子,增加到3个工人,一共可以烤10只鸭子。

由此你可以看到,随着工人的不断加入,每个工人的劳动效率是增加的。很显然,这种效率的提高是劳动分工带来的。烤鸭子是需要多种工序的。比如至少三道:把鸭子收拾干净;拿到案板上开膛破肚;送到烤炉里烤。当一个人做所有这些事情时,效率一定比较低。因为当他收拾鸭子时,案板和烤炉都闲置着。当工人增加到3个后,1个人收拾鸭子,1个人做案板工作,1个人专门负责烤鸭子。由于分工,案板和烤炉都没有闲置,而且每个人专门做1个工序,也会提高工作的效率。可是,如果继续追加工人呢?随着工人数量进一步增加,迟早会出现后面1人的产量不如前面1个人多的情况。因为无论是案板还是烤炉,跟工人都有一个最佳的配比,人多到一定数量,超过了这个配比,案板和烤炉前都会排队,窝工又会出现,因此效率反而降了下来。由此看来,人多未必效率高,究竟需要多少个工人,的确是需要老板费费脑筋。

还是以烤鸭为例,假定烤炉和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都可以无限的细分(劳动时间的细分基本能做到,可以按小时或分钟计算;把烤炉看作是租来的,烤炉的细分就可以理解了,可以按照租借的小时或者分钟来分。)如果租烤炉的最后1元钱所产生的烤鸭数量,大于雇用工人的最后1元钱所产生的烤鸭数量,烤鸭店老板会做出什么决定?反之呢?何时可以使烤鸭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呢?

假定该烤鸭店共生产了1 000只烤鸭,售价是每只100元,但是每只的成本是120元,老板一定是亏损了吗?亏损就一定要停产吗?如果租借烤炉的租金摊到每只鸭子身上约为40元,你认为老板会做出继续生产的决定吗?

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学习本模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