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桥梁动力可靠度评估方法

桥梁动力可靠度评估方法

【摘要】:Chen等[22]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动力可靠度评估方法,并应用于结构的非线性振动领域。综上所述,桥梁动力可靠度评估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地震荷载作用,而车辆荷载特别是汽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可靠度的研究较少。

桥梁动力可靠度分析的发展有赖于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的进步和动力失效模式的判断。结构动力可靠性的主要失效准则为首次超越破坏和疲劳损伤破坏,首次超越破坏定义为结构响应首次超越规定的界限值致使结构破坏,疲劳损伤破坏定义为在长期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累积损伤或裂纹扩展达到一定程度而致使结构失效。在桥梁工程领域,早期的结构动力可靠度的发展主要在于对两种破坏准则下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Rice公式的首次超越准则是经典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Chen等[22]提出了基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动力可靠度评估方法,并应用于结构的非线性振动领域。Zhang等[23]采用虚拟激励和精细积分方法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可靠度。国内外在地震荷载[25]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可靠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频域范围内采用虚拟激励的方法获取桥梁的均方根等统计参数的方法较为成熟。针对具有非线性效应的大跨度桥梁与车辆动力响应分析,则在时域内的逐步积分求解方法能够保证计算的精度。Zhang和Xia[25]最早研究了风和列车荷载同时作用下铁路桥梁的动力可靠性,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荷载效应的极值分布理论,其研究为目前的首超破坏的动力可靠度提供了基础。Xiang等[26]基于一次二阶矩法(FOSM)研究了考虑车桥耦合振动的简支梁桥动力可靠度,从动力可靠指标的角度出发,认为车辆的随机性比桥梁结构参数随机性影响更大。

综上所述,桥梁动力可靠度评估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地震荷载作用,而车辆荷载特别是汽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可靠度的研究较少。大跨度桥梁的非线性效应较为明显,频域分析方法不再适用于车载下桥梁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需从时域内求解桥梁的动力响应并联合首次超越理论对桥梁的动力可靠度进行分析。在悬索桥加劲梁的动力响应分析方面,研究成果集中于多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确定性分析与评价,缺少对动力响应的概率统计以及建立荷载响应的概率模型;多荷载作用下悬索桥加劲梁的综合动力可靠度评估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