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柴油机不仅冷起动困难,热起动也有困难时就说明油供给系统出现故障,应着重从供油量、喷射性能、气缸压力、起动装置性能等几个方面着手处理。如果上述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则可强行将供油齿圈或拨叉推向最大的供油位置,并让他人起动柴油机。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上,可能因为各种情况造成供油正时不准,这时就需要就车检查供油正时,基本步骤如下:①首先确认第一缸上止点。对于旧喷油泵,由于各机件......
2023-09-23
1.喷油提前角的检查
拆下第1缸(多缸机)高压油管,油门放在最大位置,拧松放气螺钉排除油泵中的空气,摇转曲轴,当第1缸有油喷出后,将油面吹去少许,继续转动曲轴。当接近第1缸喷油位置时,放慢转动速度,当出油阀紧座出口油面刚波动时,立即停止曲轴转动,看上止点记号与刻线盘上的角度值,如喷油刻线还未到上止点记号,证明喷油提前角过大;如超过了上止点记号,证明喷油提前角小。
2.喷油提前角的调整
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就机调整喷油提前角的一般方法。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上,可能因为各种情况造成喷油正时不准,这时就需要就车检查喷油正时,基本步骤如下:
①首先确认第1缸上止点。
②在确认上止点后,如果曲轴减振器或带轮上没有喷油提前角FB标记时,则先要将喷油角度单位(α——曲轴转角)换算成长度单位(L:mm),从上止点开始,按曲轴旋转方向标出与喷油角度相应的长度单位的标记(图2-39)或使用磁力刻度盘标出喷油开始的标记来。
图2-39 带轮上止点标记(OT:上止点,FB:喷油提前角)
A—对正标记 5—喷油泵 35—定时自动调节器
③反向旋转曲轴至大约在该缸上止点前90°处。
④拆下喷油泵上的第1缸高压油管,装上一特制毛细玻璃管,如图2-40所示。
⑤将油门拉杆放置在最大油门位置。
⑥用手油泵泵油,使喷油泵油腔内充满柴油。
⑦顺时针缓慢旋转曲轴并注意观察毛细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如果没有毛细玻璃管,则直接观察该缸出油口)。当毛细玻璃管内的液面5(出油口液面)瞬间上升时,即表示喷油开始。此时观察带轮或减振器上的指针位置,如果不是希望的角度(或尺寸),则需要进行调整。
⑧松开喷油泵联轴器紧固螺栓,顺时针转动曲轴至标准的喷油角度位置。
⑨顺时针转动喷油泵联轴器至毛细玻璃管内液面开始瞬间上升,紧固喷油泵联轴器。
⑩然后按③~⑦复查一下喷油提前角度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如果合适,调整结束,反之则重新调整。
注意:如果柴油机飞轮或带轮上没有现成的上止点和喷油提前角标记,则可以按图2-41所示自行标注标记。
图2-40 喷油提前角观察装置图
1—毛细玻璃管 2—接头 3—锁紧螺母 4—出油阀座 5—燃油油面
图2-41 在带轮或其他圆盘上做标记
α—喷油提前角(°) OT—压缩上止点 FB—喷油开始角度(°)
(2)弧长L的计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某些柴油机的减振器、带轮或飞轮上没有刻度,需要将喷油提前角转换为长度单位(弧长)L,并在带轮或减振器上做出相应的标记,如图2-41所示之OT和FB。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D——带轮或减振器直径,单位为mm;
α——喷油提前角(或曲轴转角),单位为(°);
L——喷油提前角弧长,单位为mm(L=OT~FB弧长)。
(3)喷油提前角的其他调整方法。在检查喷油正时时,如果发现喷油提前角过小或过大,就要进行调整,相对简单的调整方法有:
1)转动泵体调整。如果检查所得的喷油提前角与标准喷油提前角相差较小时,可以用转动泵体的方法微调喷油提前角,方法如下:
①松开全部高压油管。
②适当松开喷油泵的紧固螺栓。
③根据需要将喷油泵体顺时针或逆时针(上或下)转动一个角度。如将泵体逆着驱动轮的旋向转动一个角度,就可使供油提前角增大;如将泵体顺着驱动轮旋向转动则可使喷油提前角减小,如图2-42所示。反之,则加大。注意,这仅仅是微调,当喷油提前角相差太大时,不能使用此简易方法调整喷油提前角。
图2-42 转动泵体调整喷油提前角
1—喷油泵体 2—弧形槽 3—三角形凸缘盘 4—连接螺钉
2)转动喷油泵轴调整法。某些用联轴器驱动的喷油泵,在与喷油泵驱动轴连接的连接盘上有一个开槽(图2-43),用一个螺栓将其与喷油泵凸轮轴紧固在一起。
调整喷油提前角时,可松开连接盘上的紧固螺栓(图2-44件7),用梅花扳手或其他工具将喷油泵凸轮轴顺旋向转动一个角度,便可增大喷油提前角;逆旋向转动一个角度,则可减小喷油提前角。调整完后,拧紧连接盘上的固定螺栓7即可。
2、4—弹性钢片 7—泵轴紧固螺栓
用以上方法调整喷油提前角后,都需要进行仔细的复查。准确无误后,重新紧固一遍所有松动过的紧固螺栓(或螺母)。注意,这一点很重要。
3)压缩空气调整法。在条件具备时,也可以使用压缩空气来检查并调整喷油提前角(图2-45),具体方法如下:
①拆除喷油泵第1缸出油阀压紧套,取出出油阀及弹簧。
②在喷油泵进油口出接上空气进气管。
③将油门拉杆放置在运行位置。
④打开空气源,适当调整空气压力,直到在玻璃瓶中可以看到均匀未定的小气泡为止。
图2-44 喷油泵弹性联轴器示意图(2)
1—驱动装置 2、4—弹性钢片 3—连接叉 5—喷油泵凸轮轴 6—紧固螺栓 7—泵轴固定螺栓
⑤沿柴油机旋转方向旋转柴油机曲轴,并注意观察玻璃瓶中气泡的变化,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转动。此时检查曲轴飞轮或带轮上的指示标记位置,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果喷油正时正确,指示标记位置与上止点间的距离(或角度)应该就是喷油提前角的标准度数。
图2-45 喷油提前角的压缩空气检查法
⑥如果结果正确,重复检查一次,结果仍然正确,则说明该机喷油提前角没有问题。
⑦如果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按柴油机旋转方向转动柴油机曲轴至第1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前的某个角度(该柴油机的标准喷油提前角度——事先做好的标记),拧松喷油泵紧固螺栓或齿轮固定螺栓,用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喷油泵体,直到从标准试验喷油器的溢流管内流出的燃油从稳定流束变为每分1~2滴为止,然后拧紧固定相关螺母或螺栓。
⑧至少重复一次上述步骤两次以上,以确定喷油提前角的完全正确;
⑨从喷油泵上拆下相关测试装置,装回出油阀及其他零部件,按要求的力矩紧固出油阀压紧座及相关螺母。
4)调整垫片法(适用于单体泵柴油机)。如喷油泵滚轮体部件的工作高度尺寸因调整垫片磨损而变小,使得喷油提前角发生变化,可将调整垫片翻个面再用,若调整垫片磨损严重,可更换垫片,但须保证滚轮体部件的工作尺寸不变。
对单缸柴油机或单体泵(如道依茨BFM1013系列柴油机)而言,喷油提前角的调整就是增减油泵座与齿轮箱体结合面处的垫片,加垫片后角度增大,反之减少,垫片每增减0.1mm,喷油提前角变化1.7°。
5)更换偶件法。如高压油泵使用时间较长,柱塞和出油阀偶件磨损较严重,应及时更换两对偶件,并重新检查调整喷油提前角。
有关国Ⅲ柴油机故障诊断与典型案例分析的文章
但当柴油机不仅冷起动困难,热起动也有困难时就说明油供给系统出现故障,应着重从供油量、喷射性能、气缸压力、起动装置性能等几个方面着手处理。如果上述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则可强行将供油齿圈或拨叉推向最大的供油位置,并让他人起动柴油机。喷油泵固定在柴油机上,可能因为各种情况造成供油正时不准,这时就需要就车检查供油正时,基本步骤如下:①首先确认第一缸上止点。对于旧喷油泵,由于各机件......
2023-09-23
柴油机的循环喷油量 柴油机单个气缸每个工作循环的喷油量称为循环喷油量。对于国产柴油机,喷油泵每个循环的喷油量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喷油器喷油开启压力 为使瞬间喷入气缸的燃油与空气能够迅速混合,要求喷油器的喷油油束射线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速。单体泵和电喷共轨柴油机的喷油器开启压力会更高,可达25.0MPa以上。......
2023-09-23
柴油机动力不足的检测要点。2)检查喷油器是否有滴漏及由于低压油路压力不够导致的穴蚀。柴油机出现黑烟故障后,应按下列步骤诊断和检测。③若喷油泵供油情况良好,应检查喷油泵供油正时。③单体泵的泵油元件磨损严重,导致泵油压力不足,使柴油机起动困难。......
2023-09-23
将机油滤芯卸下,如果是纸芯,则可以直接观察到滤芯缝隙中存留的铜锡合金碎屑或其他的类似碎屑;如果铁壳一次性滤芯,可以锯开外壳,观察内芯,只要柴油机出现了烧瓦故障,滤芯中就一定留有轴瓦的碎屑。......
2023-09-19
以下各项都可能是导致低压油路压力不足的原因:图1-15 单体泵低压油路系统压力检测位置①燃油粗滤器滤芯或精滤器滤芯是否堵塞。③若喷油泵供油情况良好,应检查喷油泵供油正时。如某个气缸断油后转速变化不明显,且黑烟现象消失,则说明该气缸工作状态不良,可能是该气缸单体泵供油量太大,喷油器喷雾质量不好或气缸压缩压力太低等因素造成的,确诊后予以排除。③单体泵的泵油元件磨损严重,导致泵油压力不足,致使柴油机起动困难。......
2023-09-19
当柴油机工作时,喷油器的喷射量、喷射点和燃油喷射细密度都在发生间隔性变化,从而引起柴油机转速不稳。若有其他故障因素,也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排除。调压弹簧折断,使喷油器工作时的喷油压力不断发生变化,造成柴油机转速不稳。这种无规则的滴油破坏了柴油机的喷油规律,使其混合气燃烧时刻忽早忽迟,引起转速不稳。......
2023-09-19
喷油泵整体油量过大时,可以现场就机调整。此项调整的关键是需要掌握该柴油机喷油泵的循环喷油量。如果喷油泵试验台标准喷油器的压力高,而实际喷油器的喷油压力低,则实际的喷油量将大于调整喷油量。必须定期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检查循环供油。因此,拆下喷油泵进行专业调整,发现该喷油泵的供油量比正常的供油量大了近30%,按要求调整供油量后,该柴油机工作正常,大负荷时排气冒黑烟现象消失。......
2023-09-23
在火花塞布置方案采用方案1,原始点火提前角60°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点火提前角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图6.51所示分别为点火提前角为40°、50°时,在上止点前20°时的温度场和NO浓度场。即随着点火提前角的提前,在上止点时剩余的未燃混合气减少。从图6.53可以看出,随着点火提前角的增大,火焰发展期和快速燃烧期的相位不断提前。从图6.54缸内压力曲线可看出,点火提前角为上止点前60°时的压力峰值最大。......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