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应急领域的轴辐网络布局更注重时效性,轴辐网络应用在应急领域,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性、网络协同性和联动性等方面。本书对城际多Hub应急物流网络的协同性进行研究,并说明该网络能够有效控制生物危险源的扩散,提高应急系统在多个城市之间的应急管理水平。轴辐网络在国外被成功应用于应急救援、应急物流等领域,例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灾过程中,轴辐网络被应用于泰国应急救援系统[96]。......
2025-09-30
遗传算法是基于随机搜索的最优化启发式算法,是模仿自然界生物进化的过程的算法(Goldberg,1989),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类最优化问题。遗传算法对问题的可行解进行编码,通过适应度函数构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环境”,种群通过遗传、交换、突变等不断演化,产生出新的更加优良的种群,这样经过若干代的进化,最终求得问题的最优解。遗传算法步骤[103]如下:
STEP1:选择问题的一个编码;给出一个有N个染色体的初始群体POP(1),t=1;
STEP2:对群体中POP(t)中的每一个染色体popi(t)计算它的适应度函数,fi=fitness[popi(t)];
STEP3:若停止规则满足,则算法停止;否则,计算概率;,2,…,N,并以概率分布从POP(t)中随机选出一些染色体构成一个种群:New POP(t+1)={popi(t)|j=1,2,…N};(https://www.chuimin.cn)
注:New POP(t+1)集合中可能重复POP(t)中的一个元素;
STEP4:通过交换,得到一个有N个染色体的CrossPOP(t+1);
STEP5:以一个较小的概率p,使得染色体的以讹基因发生变异,形成MutPOP(t+1);t∶t+1,一个新的群体POP(t)=MutPOP(t+1);返回STEP2。
相关文章
而关于应急领域的轴辐网络布局更注重时效性,轴辐网络应用在应急领域,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性、网络协同性和联动性等方面。本书对城际多Hub应急物流网络的协同性进行研究,并说明该网络能够有效控制生物危险源的扩散,提高应急系统在多个城市之间的应急管理水平。轴辐网络在国外被成功应用于应急救援、应急物流等领域,例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灾过程中,轴辐网络被应用于泰国应急救援系统[96]。......
2025-09-30
p-中心选址模型是Hakimi[17]提出的,该模型的目标是为p个服务设施进行选址,使得各个需求点到p个服务设施之间的总加权距离最小。这些应急服务设施,应急响应的及时性要求不是很高。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应急服务设施选址涉及经济、技术、社会、安全等诸多因素。魏汝营[35]等综合考虑应急设施选址的效率性、公平性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求解该模型。......
2025-09-30
而不确定性环境下的设施选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随机选址问题和鲁棒选址问题。随机选址问题通常集中于商业物流设施选址方面,因为需求的变化比较容易预测,而对于应急服务设施的随机选址问题,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破坏程度以及发生地点极具不确定性,应急服务的需求则很难进行预测,所以,应急服务设施不确定选址主要依靠鲁棒优化的方法来解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服务设施布局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5-09-30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应急服务设施轴辐网络的框架设计、具体选址-分配设计以及鲁棒优化等。4)应急服务设施轴辐网络中的绕道、拥堵优化轴辐网络本身存在着绕道问题,尤其是对于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应急服务需求,绕道问题更是成为很大的问题。为此,本书对应急服务设施轴辐网络中的绕道问题进行了研究,设立了“绕道”系数限制。......
2025-09-30
第2章研究了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服务需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急服务设施轴辐网络布局框架,并对轴辐网络的运行和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这两类问题,分别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策略。第8章对全书内容及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书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2025-09-30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本书中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设施布局是指有效应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提前对永久性的移动类应急服务设施进行规划,确定其数量和位置的过程。......
2025-09-30
由于泥石流、暴雨而形成的堰塞体堵塞河道,致使舟曲长达23天浸泡在洪水和污泥当中,千余名官兵、200余台挖掘机连续作战进行应急排险以及河道的清淤工作,才得以使舟曲县城全面退水[86]。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急服务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2025-09-30
首先,载入预训练的MobileNet模型,去掉最后的多个FC层,将剩下的卷积层部分作为特征提取器;其次,设计后面的分类器模块,包括一个全局平均池化层、一个FC层和一个Softmax分类概率输出层;最后,将特征提取模块和分类器模块级联起来,作为本节设计的基于MobileNet模型和迁移学习的模型。在初步训练分类器模块时,设置学习率为0.001,初步训练的轮数设为两轮。......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