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绘制建筑楼梯平面详图|建筑CAD

绘制建筑楼梯平面详图|建筑CAD

【摘要】:绘制如图5-3所示的标准层楼梯平面详图。图5-4楼梯间平面图3)绘制楼梯间内梯段、梯井、扶手、休息平台等图形文件绘制时如无特殊说明,均在“细投影线”图层绘制,特性设置为“By Layer”。其他层楼梯平面详图都可仿照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绘制。所有楼梯平面详图完成后,即可存盘退出AutoCAD绘图界面。

绘制如图5-3(a)所示的标准层楼梯平面详图(比例1∶50)。

图5-3 标准层楼梯平面详图

一、原图绘制

1.建立图形文件

打开“项目2/子项2.3/任务2”建立的“A3模板.dwg”,将其另存为“住宅楼梯详图.dwg”图形文件。

2.设定图层

在原有图层的基础上,按表3-1所示设定新图层。

3.设置状态栏

设置“对象捕捉”功能。

(1)选中“对象捕捉”模式中的“端点(E)”、“中点(M)”、“垂足(P)”、“最近点(R)复选框

(2)启用状态栏中的“正交”功能、“对象捕捉”功能。

4.绘制楼梯间图形文件

1)确定临时绘图比例

由图5-3(a)可知,所要绘制的详图比例为1∶50,考虑到绘制过程中计算绘制尺寸的方便,先设定绘图比例为1∶100。

2)绘制楼梯间平面图

根据绘制一般建筑平面图的方法与步骤,运用1∶100的绘图比例,绘制标准层楼梯间平面图,如图5-4(a)所示。

图5-4 楼梯间平面图

3)绘制楼梯间内梯段、梯井、扶手、休息平台等图形文件

绘制时如无特殊说明,均在“细投影线”图层绘制,特性设置为“By Layer”。

(1)绘制梯井、扶手图形文件运用“矩形”命令绘制梯井,如图5-4(b)中A所示。其中,矩形尺寸设置为2 080 mm×60 mm。运用“偏移”命令绘制扶手,偏移距离为50 mm,偏移对象第一次选择为梯井,第二次选择为第一次偏移的结果,如图5-4(b)中B、C所示。

(2)绘制梯段图形文件运用“直线”命令绘制梯段的踏步,长度为1 320 mm,并运用“修剪”命令修剪掉被梯段扶手覆盖的部分,得到如图5-4(c)所示的图形文件。运用“矩形阵列”命令,阵列对象为图5-4(c)所示的长度为1 320 mm的梯段踏步,阵列行数为“1”;阵列列数为“9”,阵列列距为“2.6”(2.6 mm=踏步宽260 mm×绘图比例1∶100),阵列角度为“0”。最终得到如图5-4(d)所示的梯段图形文件。

(3)绘制楼梯间图形文件移动梯段图形文件,在“辅助线”图层运用“直线”命令确定移动基点,如图5-4(d)所示。运用“移动”命令把5-4(d)中梯段、梯井、扶手等图形文件移至图5-4(a)中,并运用“镜像”命令镜像所移动的图形文件,以梯井宽度的中点连线作为镜像轴,得到如图5-3(c)所示的图形文件。

(4)完善楼梯间图形文件运用“直线”“多段线”“打断于点”“修剪”等命令来绘制和修剪梯段走向、梯段剖切线、剖切线处踏步线断点等图形文件,得到如图5-3(d)所示的图形文件。

(5)注意事项在阵列复制中,复制对象是两个图素,如图5-4(c)所示,由于梯段扶手的覆盖,踏步线分为两段直线段。

5.修改绘图比例

当完成图形文件的绘制而进行文本编辑和尺寸标注时,须将绘图文件按所要求的绘图比例进行修改。在此例中,当完成上述操作之后,运用“缩放”命令,将5-3(d)所示的图形文件比例由1∶100改为1∶50,比例因子设置为“2”,最终得到如图5-3(b)所示的图形文件(此时,图形文件比例为1∶50)。

6.标注尺寸

1)水平尺寸

水平尺寸标注同平面图中纵向尺寸的标注。

2)垂直尺寸

垂直尺寸标注同平面图中横向尺寸的标注。

3)注意事项

水平尺寸的第一道尺寸中的“8*280=2 080”(见图5-5)标注可参考“项目2/子项2.1/任务2”中的相关内容。

7.文本编辑

(1)进行标高编辑。

(2)进行图名及其他文字编辑

8.完善

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与图5-3(a)的不同之处,最终得到如图5-3(a)所示的标准层楼梯平面详图。

其他层楼梯平面详图都可仿照上述方法和步骤进行绘制。也可复制已有的“标准层楼梯平面详图”,并在复制图形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得到相应的其他层楼梯平面详图。所有楼梯平面详图完成后,即可存盘退出AutoCAD绘图界面。

二、利用已绘建筑平面施工图绘制

复制该住宅标准层建筑平面施工图,并进行适当修剪后,运用“旋转”命令,使之旋转90°,成为图5-3(a)中所示的图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