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裂缝控制等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可不进行疲劳验算。式~式中混凝土压、拉应力以及预应力筋、普通钢筋应力幅计算方法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7.11条。......
2025-09-30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从张拉钢筋开始直到构件破坏,截面中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若干个特征受力过程,因此,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除应进行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抗裂度或裂缝宽度计算外,还要对各个特征受力过程的承载力和抗裂度进行验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台座上张拉预应力钢筋至张拉控制应力σcon后,经过锚固、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放张。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如表8.5所示。
表8.5 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各阶段的应力状态
1)施工阶段
(1)张拉预应力钢筋
如表8.5中a项所示,在台座上放置预应力钢筋,并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σcon,这时混凝土尚未浇筑,构件尚未形成,预应力钢筋的总拉力σconAp(Ap为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由台座承受。非预应力钢筋不承担任何应力。
(2)完成第一批预应力损失σlⅠ
如表8.5中b项所示,张拉钢筋完毕,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台座上,因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将产生预应力损失σlⅠ。而后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由于混凝土加热养护温差将产生预应力损失σl3;由于钢筋应力松弛将产生预应力损失σl4(严格地说,此时只完成σl4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将在以后继续完成。为了简化分析,近似认为σl4已全部完成)。至此,预应力钢筋已完成第一批预应力损失σlI。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由σcon降低到σpe=σcon-σl。此时,由于预应力钢筋尚未放松,混凝土应力为零;非预应力钢筋应力也为零。
(3)放松预应力钢筋,预压混凝土
如表8.5中c项所示,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则预应力钢筋回缩,这时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已有足够的黏结强度,组成构件的3部分(混凝土、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将共同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受压。
设此时混凝土所获得的预压应力为σpeΙ,非预应力钢筋产生的压应力为σsΙ=αEσpcΙ,由于钢筋与混凝土两者的变形协调,则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相应减小了αEσpcⅡ,即:
式中 αEp——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αE——非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σpeΙ可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条件确定,即:
将σpeΙ和σsⅠ的表达式代入式(8.5),可得:
式中 Ac——扣除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后的混凝土截面面积;
As——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A0=Ac+αE1Ap+αE2As;
Ap——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0——换算截面面积(混凝土截面面积),即A0=Ac+αEAs+αEpAp,对由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组成的截面,应根据混凝土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同一混凝土等级的截面面积;
An——净截面面积(扣除孔道、凹槽等削弱部分以外的混凝土截面面积Ac加全部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换算成混凝土的截面面积之和);
NpΙ——完成第一批损失后,预应力钢筋的总预拉力,NpΙ=(σcon-σlΙ)Ap。
(4)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σlⅡ
如表8.5中d项所示,混凝土预压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将产生预应力损失σl5,即预应力钢筋将完成第二批预应力损失σlⅡ,构件进一步缩短,混凝土压应力σpcΙ降低至σpcⅡ,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也由σpeΙ降低至σpeⅡ,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降至σsⅡ,于是:
式中 αEp(σpcΙ-σpcⅡ)——由于混凝土压应力减少,构件的弹性压缩有所恢复,其差额值所引起的预应力钢筋中拉应力的增加值。
此时,非预应力钢筋所得到的压应力为σsⅡ,除有αEpσpcⅡ外,考虑到因混凝土收缩、徐变而在非预应力钢筋中产生的压应力σl5,所以:
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σpcⅡ可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条件确定,即:
将σpeⅡ和σsⅡ的表达式代入式(8.9),可得:
式中 σpcⅡ——预应力混凝土中所建立的有效预压应力;
σl5——非预应力钢筋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
NpⅡ——完成全部损失后,预应力钢筋的总预拉力,NpⅡ=(σcon-σl)Ap。
2)使用阶段(https://www.chuimin.cn)
(1)加载至混凝土应力为零
如表8.5中e项所示,由轴向拉力N0所产生的混凝土拉应力恰好全部抵消混凝土的有效预压应力σpcⅡ,使截面处于消压状态,即σpc=0。这时,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σp0是在σpeⅡ的基础上增加了αEpσpcⅡ,即:
将式(8.8)代入式(8.11),可得:
非预应力钢筋的压应力σs0由原来压应力σs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拉应力αEpσpcⅡ,因此:
由式(8.13)得知,此阶段的非预应力钢筋仍为压应力值等于σl5。
轴向拉力N0可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条件求得:
将σp0和σs0的表达式代入式(8.14),可得:
由式(8.14)知:
所以:
式中 N0——混凝土应力为零时的轴向拉力。
(2)加载至混凝土即将开裂
如表8.5中的f项所示,当轴向拉力超过N0后,混凝土开始受拉,随着荷载的增加,其拉应力亦不断增长;当荷载加至Ncr,即混凝土拉应力达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时,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这时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是在σp0的基础上再增加αEp ftk,即:
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σscr由压应力σl5转为拉应力,其值为:
轴向拉力Ncr可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条件求得:
将σpcr和σscr的表达式代入式(8.16),可得:
由式(8.14)知:
所以:
可见,由于预压力σpcⅡ的作用(σpcⅡ比ftk大得多),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Ncr值比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大很多,这就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裂度高的原因。
(3)加载至破坏
如表8.5中的g项所示,当轴向拉力超过Ncr后,混凝土开裂,在裂缝截面上,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力,拉力全部由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承担。破坏时,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拉应力分别达到抗拉强度设计值fpy、fy。
轴向拉力Nu可根据截面力的平衡条件求得:
相关文章
一级裂缝控制等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可不进行疲劳验算。式~式中混凝土压、拉应力以及预应力筋、普通钢筋应力幅计算方法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6.7.11条。......
2025-09-30
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是:当拉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受拉钢筋首先达到抗拉屈服强度;随着受拉钢筋塑性变形的增长,受压区面积逐步缩小;最后构件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应变而破坏。其破坏形态与小偏心受压构件相似。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是:混凝土开裂后,裂缝贯穿整个截面,全部轴向拉力由纵向钢筋承担;当纵向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时,截面即达到极限状态。......
2025-09-30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专门规定。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第2.15.6节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并可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板柱节点应符合2.15.9的规定。......
2025-09-30
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构件截面弯曲刚度将会降低,致使构件的挠度增大。此外,受拉区和受压区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使梁发生翘曲,也将导致曲率增大和刚度降低。2)截面弯曲刚度前面讲了弯矩的标准组合值Mk,现在简单介绍弯矩的准永久组合值Mq。而书库等建筑物的楼面活荷载中,准永久荷载值占的比例将达到80%。受弯构件挠度验算时,采用的截面弯曲刚度B是在它的短期刚度Bs的基础上,用弯矩的准永久组合值Mq计算得来的。......
2025-09-30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张拉控制应力值的大小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关,对于相同的钢种,先张法取值高于后张法。后张法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张拉钢筋,在张拉的同时混凝土被压缩,张拉设备千斤顶所指示的张拉控制应力已扣除混凝土弹性压缩后的钢筋应力。表8.3张拉控制应力限值注:①表中fptk为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②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不应小于0.4fptk。......
2025-09-30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数量用配筋率ρ表示,配筋率是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构件的破坏特征取决于配筋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诸多因素,其中配筋率的影响最大。配筋率不同,受弯构件破坏形式不同。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图3.10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综上所述,受弯构件的破坏是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相互抗衡的结果。......
2025-09-30
1.基本假定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开裂截面处受压边缘混凝土压应力、不同位置处钢筋的拉应力及预应力筋的等效应力宜按下列假定计算: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受压区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图取为三角形;3)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4)采用换算截面。......
2025-09-30
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拉构件,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 Nu0——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设计值;e0——轴向拉力作用点至截面重心的距离;Mu——按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弯矩平面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该梁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计算所需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s,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2900 35005900 7100答案:解答:1.判别大小偏心情况图2.5-5 梁截面及跨中配筋图属小偏心受拉构件。......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