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特征

【摘要】:梁内纵向受力钢筋数量用配筋率ρ表示,配筋率是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构件的破坏特征取决于配筋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诸多因素,其中配筋率的影响最大。配筋率不同,受弯构件破坏形式不同。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图3.10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综上所述,受弯构件的破坏是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相互抗衡的结果。

仅在受拉区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梁,称为单筋矩形截面梁。梁内纵向受力钢筋数量用配筋率ρ表示,配筋率是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As与截面有效面积的百分比。

式中 As——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b——截面宽度;

h0——截面的有效高度(从受压边缘至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重心的距离)。

构件的破坏特征取决于配筋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形式等诸多因素,其中配筋率的影响最大。配筋率不同,受弯构件破坏形式不同。通常会发生以下3种破坏形式。

1)少筋破坏——脆性破坏

配筋率过低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少筋梁”。当构件的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力很低,而且只要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钢筋由于配置过少,突然增大的应力使得钢筋迅速屈服,构件立即发生破坏。此时,裂缝往往集中出现一条,且开展宽度较大,沿梁高延伸很高,即使受压区混凝土暂未压碎,但由于裂缝过大,也标志着梁的破坏。这种破坏来得突然,故属于“脆性破坏”,破坏形态如图3.10(a)所示。

2)适筋破坏——塑性破坏

配筋率适当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适筋梁”。当构件的配筋率不是太低也不是太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受拉区纵向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这种梁在破坏前,由于裂缝开展较宽,挠度较大,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故习惯上称为“塑性破坏”,破坏形态如图3.10(b)所示。

3)超筋破坏——脆性破坏

配筋率过高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超筋梁”。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受拉区钢筋不屈服。破坏前有一定变形和裂缝预兆,但不明显。当混凝土被压碎时,破坏突然发生,钢筋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该梁在破坏前裂缝开展不宽,延伸不多,梁的挠度不大,梁是在没有明显预兆情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突然压碎而被破坏,破坏带有脆性性质,故习惯上称为“脆性破坏”,破坏形态如图3.10(c)所示。

图3.10 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

综上所述,受弯构件的破坏是受拉钢筋和受压混凝土相互抗衡的结果。当受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受拉钢筋的抗拉能力时,钢筋先屈服;反之,当受拉钢筋的抗拉能力大于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时,受压区混凝土先压碎。

上述3种破坏方式中,适筋破坏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符合安全、经济的要求,所以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都具有脆性性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破坏时将造成严重后果,且材料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设计时不能将受弯构件设计成少筋构件和超筋构件,只能设计成适筋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