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梁的受力性能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梁的受力性能

【摘要】:在长度为l0/3的纯弯区段布置仪表,以观察加载后梁的受力全过程。图3.7试验梁的构造与受力图荷载逐级施加,由零开始直至梁正截面受弯破坏。图3.8所示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与截面曲率关系曲线实测结果。从开始加荷到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梁的整个截面均参加受力,故又称为整体工作阶段。

图3.7所示为一强度等级为C25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为消除剪力对正截面受弯的影响,采用两点对称加载方式,使两个对称集中力之间的截面,在忽略自重的情况下,只受纯弯矩而无剪力,称为纯弯区段。在长度为l0/3的纯弯区段布置仪表,以观察加载后梁的受力全过程。

图3.7 试验梁的构造与受力图

荷载逐级施加,由零开始直至梁正截面受弯破坏。下面分析在加载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在纯弯段内,沿梁高两侧布置测点,用仪表量测梁的纵向变形。所测得的数值都表示在此标距范围内的平均应变值。另外,在跨中和支座处分别安装百(千)分表以量测跨中的挠度f(也可采用挠度计测量挠度),有时还要安装倾角仪以量测梁的转角。

图3.8所示为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弯矩与截面曲率关系曲线实测结果。图3.8中,纵坐标为梁跨中截面的弯矩实验值M0,横坐标为梁跨中截面曲率实验值φ0

实验表明,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全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未裂阶段、裂缝阶段和破坏阶段。

(1)第Ⅰ阶段:混凝土开裂前的未裂阶段(整体工作阶段)

当荷载很小时,截面上的内力很小,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为直线。这种受力阶段为第Ⅰ阶段,如图3.9(a)所示。

第Ⅰa阶段为整体工作阶段末期。从开始加荷到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梁的整个截面均参加受力,故又称为整体工作阶段。当作用增加,混凝土塑性变形不断发展,进入Ⅰa阶段,如图3.9(b)所示。受拉区混凝土应力图呈现曲线形,下缘混凝土拉应力即将达到其抗拉强度极限值,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对受压区混凝土,因其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强度,应力图仍接近三角形。

在这一工作阶段,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截面整体工作状态即将结束,故称为整体工作阶段末期。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时,即以此阶段为计算基础。

图3.8 试验梁的M00

图3.9 适筋梁在各工作阶段的截面应力分布图

(2)第Ⅱ阶段:混凝土开裂后至钢筋屈服前的裂缝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

混凝土开裂,截面发生应力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力,与此同时钢筋的拉应力突然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应力图形呈曲线,这个受力阶段称为第Ⅱ阶段,如图3.9(c)所示。当荷载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纵向钢筋达到其屈服强度,这个受力状态为Ⅱa阶段,如图3.9(d)所示。

在这一阶段,受拉区混凝土基本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单独承受(但钢筋尚未屈服)。按照容许应力法计算构件强度的理论,即以此阶段为基础。

(3)第Ⅲ阶段:钢筋开始屈服至截面破坏的破坏阶段(破坏阶段)

受拉区钢筋屈服后,截面承载力无明显增加,但塑性变形发展很快,裂缝迅速开展,并向受压区延伸;混凝土受压区面积减小,受压区混凝土的压应力迅速增大,这是截面受力的第Ⅲ阶段,如图3.9(e)所示。

在荷载几乎不变的情况下,裂缝进一步急剧开展,受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混凝土被完全压碎,截面发生破坏,这个受力状态称为第Ⅲa阶段,如图3.9(f)所示。

进行受弯构件截面各受力工作阶段的分析,可以详细了解截面受力的全过程,而且为裂缝、变形及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依据。

截面抗裂验算是建立在第Ⅰa阶段的基础上,即Ⅰa抗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计算的依据。

构件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是建立在第Ⅱ阶段的基础上,即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是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的依据。

截面的承载力是建立在第Ⅲa阶段的基础上,即第Ⅲa阶段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总结上述钢筋混凝土梁从加荷到破坏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

①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在第Ⅰ阶段为三角形分布,第Ⅱ阶段为微曲的曲线形,第Ⅲ阶段为高次抛物线形。

②钢筋应力在第Ⅰ阶段增长速度缓慢,第Ⅱ阶段应力增长较快,第Ⅲ阶段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应力不再增加,直到破坏。

③梁在第Ⅰ阶段混凝土尚未开裂,梁的挠度增长速度较慢;第Ⅱ阶段由于梁带裂缝工作,挠度增长速度较前阶段快;第Ⅲ阶段由于钢筋屈服,裂缝急剧开展,挠度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