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式楼梯设计包括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的计算与构造。每级踏步板内受力钢筋不得少于28,沿板斜向的分布钢筋不少于8@250。......
2025-09-30
1)板的形状与厚度
①形状:有空心板、凹形板、扁矩形板等。它与梁的直观区别是高宽比不同,有时也将板称为扁梁。其计算与梁计算原理一样。
②厚度:板的混凝土用量大,因此应注意其经济性;板的厚度通常不小于板跨度的1/35(简支)~1/40(弹性约束)或1/12(悬臂)左右;一般民用现浇板最小厚度为60 mm;工业建筑现浇板最小厚度为70 mm。
2)板的受力钢筋
单向板中一般仅有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双向板中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图3.4)。一般情况下,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钢筋应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网。当采用绑扎钢筋配筋时,其受力钢筋的间距:板厚度h≤150 mm,不应大于200 mm;板厚度h>150 mm,不应大于1.5 h,且不应大于250 mm。板中受力筋间距一般不小于70 mm,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400 mm,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其锚固长度las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板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
板的受力钢筋直径一般为6 mm、8 mm、10 mm。
对于嵌固在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直径不宜小于8 mm(包括弯起钢筋在内),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7(l1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②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l1/4。
③沿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 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https://www.chuimin.cn)
图3.4 板内钢筋骨架
3)板的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作用:
①固定受力钢筋;
②把荷载均匀分布到各受力钢筋上;
③承担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还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应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 mm,直径不宜小于6 mm;对于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 mm。当按双向板设计时,应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布置受力钢筋。
在温度和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尚应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的数量可按计算或工程经验确定,并宜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沿一个方向增加的附加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其直径不宜过大,间距宜为150~200 mm,并应按受力钢筋确定该附加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
4)板中钢筋的保护层及有效高度
为了不使钢筋锈蚀而影响构件的耐久性,并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有效黏结,必须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截面外边缘的有效距离。行车道板、人行道板的主钢筋保护层厚度:Ⅰ类环境为30 mm,Ⅱ类环境为40 mm,Ⅲ、Ⅳ类环境为45 mm;分布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Ⅰ类环境为15 mm,Ⅱ类环境为20 mm,Ⅲ、Ⅳ类环境为25 mm。
相关文章
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主体结构构件可靠连接,连接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传力、变形、耐久和防护要求。2)对砌块和料石砌体为7.2m。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根直径不小于4mm、横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2025-09-30
组合梁截面高度不宜超过钢梁截面高度的2.5倍;混凝土板托高度hc2不宜超过翼板厚度hc1的1.5倍;板托的顶面宽度不宜小于钢梁上翼缘宽度与1.5hc2之和。有板托时,伸出长度不宜小于hc2;无板托时,应同时满足伸出钢梁中心线不小于150mm、伸出钢梁翼缘边不小于50mm的要求。图3.5-2 边梁构造要求5)连接件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2025-09-30
基础包括混凝土底板和底脚螺丝。现浇混凝土基础,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75号;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C13;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C18。对钢筋混凝土基础构件的要求:1)受拉钢筋面积对混凝土截面之比的最小百分率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在不大于C13时,取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8时,取0.15%。2)对箍筋的要求:a.箍筋的直径一般不小于6mm。......
2025-09-29
框架结构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荷载的形式与大小及构件的刚度都是框架内力和变形的决定因素,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应根据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要求确定。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应满足表4-14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直径应增大2mm。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表4-15 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框架结构。......
2025-09-30
考试大纲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熟悉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材料的质量要求和基本检查、实验方法;掌握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指标取值。......
2025-09-30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汽车底盘和混凝土搅拌运输专用装置组成。混凝土搅拌专用机构主要包括取力器、搅拌筒前后支架、减速机、液压系统、搅拌筒、操纵机构、清洗系统等。......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