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活中的压力与苛责

大学生活中的压力与苛责

【摘要】:出错的PPT、有些颤抖的语言表达,甚至偶尔的咬字不清都成了大家指责团支书的原因,而之前团支书在筹备活动时与大家发生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在这个时候更是推波助澜,掀起了轩然大波。这让本就感觉压力山大的她有些慌张,而PPT播放时动画效果的问题,更加增加了她的紧张感,最终导致了答辩不理想的结果。如果团队成员们无法正确地处理压力与矛盾,而是一味地出于压力而苛责队友,这必将导致整个团队的人心不合,甚至分崩离析。

这里我只想讲一个故事,它发生在孩子们大一时的第一次团日活动答辩会上。

那个时候才刚进十一月份,孩子们来到这个大学刚好过去两个月。所有经历过大学的人应该都会了解,大学的班级概念并不像小学或中学时代那样强烈,大学里一个班级的同学们甚至连上课也不在一起,偶尔的聚集也只是像班会这种大家都觉得无关痛痒的场合。所以,建设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成为大学班级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我的孩子们当然也深刻地了解到了班级建设的重要性,而他们也一直表现得很好,直到那一次意外。

我们学院有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的习惯,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团日活动也是倍受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学院会对表现优秀的班级有相应的奖励,更为重要的是大家都将这一活动视为了展示自己班级风采的一大途径,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够获得这第一份集体的荣誉。

我的孩子们也并不例外,从十月份团支书接到学院的通知之后,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办活动。第一个星期想策划,班委们群策群力又是收集大家的想法又是分析可行性,策划书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终于将活动方案定了下来;第二个星期做准备,采购活动物资,设计宣传海报,设计邀请函,准备活动用PPT,邀请相关的老师们和考核人员,准备团日活动的具体内容……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第三个星期举办活动。孩子们终于坐下来参加了这次自主精心策划并举办的团日活动,会场上欢声笑语不断,活动很成功,大家也很开心;第四个星期是对团日活动的总结答辩,就是在这次的答辩会上,团支书的一个不太好的表现,让大家都有些失望,而答辩之后与同级其他班相比,我们班级垫了底的结果让大家甚至有些愤怒。

出错的PPT、有些颤抖的语言表达,甚至偶尔的咬字不清都成了大家指责团支书的原因,而之前团支书在筹备活动时与大家发生的一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在这个时候更是推波助澜,掀起了轩然大波。团支书一个人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指责与压力,无奈之下便向我求助。

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沟通,我终于了解了事情发生的原委。团日活动本就是由各个班级承办,而团支书就是活动的负责人,那个时候刚刚开学不久,团支书的日常工作本来就繁忙,而且她自己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真的是令她分身乏术。就在这短暂的一个月时间里,为了办好这个活动,她也真是费了很多心思,她知道大家都很希望能够在答辩的时候取得好成绩,因此倍感压力。

在答辩会上,原本应该第二个上场答辩的她,由于第一个班级PPT出了问题,她被临时换到第一个参加答辩。这让本就感觉压力山大的她有些慌张,而PPT播放时动画效果的问题,更加增加了她的紧张感,最终导致了答辩不理想的结果。

在和团支书的交流中,我也了解到,她对于同学们的反应尚且可以接受,但是对于班长事后对她十分严厉的指责,她觉得有些委屈。自从她被选为团支书以来,就一直很努力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班长的领导力很高,各方面能力也很强,她一直都很虚心地向班长请教班级建设的问题,班长也给予了很多的建议,特别是这一次团日活动,虽然不是班长主管,但是从筹办到答辩,班长都做了很多事情,帮了很大的忙。但是,事后班长的苛责让团支书觉得难以接受:班长首先是在答辩还未结束时,就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会场,然后在班级群里公开指责团支书答辩时的过错,最后甚至以自己离职作为要挟来宣泄对团支书的不满。事情发展至此,团支书早已不知所措,只得寄希望于我。

而我很理解他俩以及其他孩子的心情,大家都是为了班级荣誉,特别是班长和团支书,他们为了班级着实付出了很多。团支书因为压力而慌张失措,班长也因为压力而过分苛责,只是班长却一不小心用错了方式,表象看似乎很矛盾,其实两个人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班级着想,完全可以谅解。

但在当时,班长的压力与苛责对事情并没有任何改善作用,反而将事情推向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我深知班长这样的处事方式,在其以后的生活中是完全不可取的。毕竟初次步入我们学院的孩子们,都会经历加入新团队,并为团队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在这一适应过程中,压力无法避免,而团队成员的失误更是无法规避。如果团队成员们无法正确地处理压力与矛盾,而是一味地出于压力而苛责队友,这必将导致整个团队的人心不合,甚至分崩离析。于是,怎样调节孩子们现在的这一矛盾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经过几天的思考之后,我终于还是决定请班长和团支书“吃饭”,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

就餐时,我首先根据他们两人各自的个性,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稍微内向且极力苛责自己的团支书,我给予了她足够的鼓励和肯定,当然我也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建议,帮助她顺利完成今后的工作;其次,对于喜欢苛责别人的班长,我也巧妙地提醒了他,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那次是否有过错,即使是没有过错,那么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最后,我还借着开班会的机会,给了所有的孩子们一份鼓励以及一份告诫,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我感动于你们为班级做出的一切;但同时作为一个团队,不管是胜利的喜悦还是失败的痛苦,我们都要一起承担,而不是一味地去苛责别人,施压和苛责之后只会有更多的人失去信心而一蹶不振,对事情却没有任何的帮助。学会分担失败的痛苦比学会分享喜悦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