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聚会上,“蓝精灵”的妈妈跟我交谈时的常用语是“我家丫头”,由此可以看出她平时对女儿的称呼有“丫头”这个词。比如说,“丫头”“小不点”这样的昵称,听起来有点像这个孩子永远长不大或者没长大的感觉。如果我们家长小时候有被人取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外号”的经历,那么就可以理解一个称呼可能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称呼可以更“艺术”一些。......
2024-01-09
随着我与孩子们的互动愈加频繁,我们的关系也逐渐亲密起来,虽然这和我所期待的一样,我终于能够走下讲台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问题也由此而产生。也许孩子们是真的把我当成他们生活的好伙伴了,竟然在张嘴说话或者文字交流的时候,完全没有称呼。无论是邮件、短信、电话,抑或是当面汇报,称呼都是“你”,而不是“您”,也不是老师。
第一次我以为是意外,心想着这也许就是他们接受我的一种表现。然而当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发生在我身边的大多数孩子身上时,我慢慢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一种对待父母长辈们也如同对待自己身边的朋友的习惯。我并不是觉得自己身为老师,孩子们就应该时时恭维我,将“老师”这一称谓一直挂在嘴边。从内心而言,我甚至喜欢这样亲切的称呼,但是作为老师的我,却开始为他们的未来担忧,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习惯这样的“亲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吃亏。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正因为如此,我深谙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曾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当我躺在床上,都会为这件事情而发愁,我很希望想出一种可以不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并且不影响我们之间感情,但是同时又能够帮助他们改掉这一坏习惯的方法。这个时候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给了我启发。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另一个男同学的头,砸得鲜血直流。陶行知虽然当时非常生气,但是却没有即刻就当着大家的面指责那位学生,只是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那位男生早已等在校长办公室门口。他以为开除或者记过的结局不可避免,等待着陶行知的发落。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这位男生接过糖果,有些惊讶。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刚刚你打人的时候,我们都处于情绪最激动的时刻,可是你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和理性,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这说明你很尊重我,并且可以非常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我要奖励你。”这位男生更加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你知道我刚刚迟到是去了什么地方吗?我刚刚去你们班上了解信息,你是一个好孩子,平时从来不打人,这次你用泥块砸那个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正义善良,有跟不良作风斗争的勇气,虽然手段不对,但是出发点是好的,应该奖励你啊!”
这位男生非常感动,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拍拍孩子的肩膀,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是改正一切错误的基础,我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孩子深深地给校长鞠了一躬,说:“校长,我错了,我一定改。”后来这个学生成为一名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家。
如果当时的陶校长按照校规,又拍桌子又瞪眼睛地把孩子推到门外,一句“开除”,一了百了,也许这世界上就多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坏人,少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所以在处理冲突的时候,陶校长为教育工作者指引了明灯。
一次难忘的尊称问题的转化——
那一次,我在班级里发起了一个名叫“说说生活中你做过的最有礼貌的事情”的活动,让所有同学均参与其中。在那次活动中,便有同学自己提出了关于礼貌称呼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涉及人际交往各个方面的问题,而我想要孩子们能够相互学习,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的目的也就顺利地达到了。在活动的最后,我别具一格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奖励措施——在本学期的最后评选出一名“最有礼貌学生”,每个人都具有投票的资格,届时这位同学将会获得老师精心为他准备的表彰礼物。
时间是验证我的方法是否生效的最好途径,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在给我发的短信中、电话里再也没有出现“你”这个称谓,取而代之的是“您”或者老师。看到这个结果,我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孩子们的这种改变,我都看在眼里,那种从来不加称呼的与人对话,已经成为过去式。
据我的学生回忆:
其实称呼这个问题,由我来讲实在有些尴尬,因为我曾经在这件小事儿上犯过不止一次的错误。作为学院唯一官方新闻中心的一员,大学的前三年我在中心从一个小小的记者晋升至记者部的部长,在对新加入新闻中心的记者进行培训时,我总会反反复复提到的“礼貌”和“称呼”,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由于担任记者的缘故,我经常采访学院里的老师和领导,每一次我都和他们相谈甚欢,于是我自以为和老师们关系很好了,于是在日常的交流或者邮件、短信中,就没有那么注意言辞。和苗苗老师的交流更是如此。
大一的暑假,我们跟随苗苗老师去重庆进行了专业认识实习,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和苗苗老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情,那感觉就像是朋友一般。在日常的短信、邮件或者QQ交流中,我都像在和朋友交流一样,没有使用那么多的敬称,甚至会使用一些颜文字、卖萌的表情。
直到我在一次普通的汇报工作中被辅导员严厉地指责。辅导员在回复我的短信中这样写道:“××,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汇报也很清晰,但是总感觉你的态度有些轻浮,做事不够沉稳,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
最开始,看到辅导员这样的评价我感到很无辜,我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所以我向苗苗老师请教。
我把事情的原委告诉苗苗老师,苗苗老师委婉地提醒我:“你看看你发给辅导员的汇报短信和发给室友的信息,然后对比一下,有没有什么差异?”
我认真地翻出短信,仔细对比之后说:“没有差异啊!”
“嗯,”苗苗老师认真地说,“没有差异就是最大的问题啊!”
我这才领悟过来,是啊,对人的称谓!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关系好并不代表可以不尊敬。老师毕竟是我们的长辈,我们理应表现出晚辈应该有的尊敬;其次,就如同我所犯的错误那样,平时的不尊敬、不礼貌很可能在老师或领导眼中就成为对工作的不认真、不细致、不踏实,而这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中国人讲礼、识礼、知礼。因而,对于长辈的礼貌和尊敬应该时刻保持,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有尊严的体现。
有关陪你徜徉在暖暖的校园 老师和学生一起奋斗的大学生活的文章
那次聚会上,“蓝精灵”的妈妈跟我交谈时的常用语是“我家丫头”,由此可以看出她平时对女儿的称呼有“丫头”这个词。比如说,“丫头”“小不点”这样的昵称,听起来有点像这个孩子永远长不大或者没长大的感觉。如果我们家长小时候有被人取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外号”的经历,那么就可以理解一个称呼可能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称呼可以更“艺术”一些。......
2024-01-09
(一)称呼的原则1.礼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3.适当要根据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来选择恰当的称呼。在很多北方地区,一些年轻人喜欢称人为“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而且没有普遍适应性。同性的朋友、熟人,如果关系很密切,相互间可以不称姓而直呼其名。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尊重对方的习惯。除中国等少数国家之外,多数国家的妇女婚前使用父姓,婚后使用夫......
2023-08-11
■使用对方喜欢的称呼人际称呼,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在中国,体现人际关系地位的称呼有5种使用情况:用对方的姓名或名字称呼对方: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平辈对平辈。用“先生”、“姓+先生”、“名+先生”、“姓+名+先生”称呼对方:表示双方地位平等。按对方的身份职务称呼对方用“姓+身份”、“姓+职业”称呼对方:如“主任,你好!”......
2023-12-03
对话是一种认识方式,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对话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苏格拉底式对话”。苏格拉底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话题清晰。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它强调参与对话的人全心投入,并在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
2023-08-12
谁都愿意让别人重视自己,记住自己,你喊出对方的名字,恰恰满足了对方的这一心愿。老一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无论生活中如何匆忙,他也仍然能够记得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如果对方是个重要人物,叶圣陶老先生就要更进一步。其实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和尊重,而关注和尊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叫出对方的名字、强调对方的名字。人脉格言记住别人的名字,可以使你获得更多的尊重。......
2023-07-26
对话式研训活动的评价也是基于改进培训方法和流程,提升培训质量为主要目的的评价。对话式研训要体现出完整性,培训效果的判断自然离不开科学的多元评价。对话式研训的核心价值之一是重组与建构。对话式研训各环节个体行为评价是指对教师研训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情况做出的状态判断。因此,本研究中的对话式研训活动本质是成人学习的课堂活动。......
2023-08-12
因为他有千百人替他工作,他们比卡内基懂得要多的多。于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为小兔子寻找饲料,卡内基的计划顺利地实现了。有一次,卡内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和普尔门控制的公司,都想得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生意,你争我夺大杀其价。卡内基这种记住以及重视朋友和商业界人士名字的方式,是他的卓越领导才能的重要秘密之一。记住别人名字,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臝得未来,是臝得口碑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
2023-08-17
模型中的“策略生成”特指在对话式研训活动中,对话参与者经历思想碰撞、视域融合后,针对自身的实践问题而产生的解决实践问题的一系列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策略。“策略生成”环节要求参训教师在学科组和教研组成员共同参与、研究下进行教学案例实践,从而将教学理念、技能内化并付诸实践。从某种程度来说,“策略生成”环节在整个培训中有升华主题、拨云见日之效,既帮助培训教师再次梳理培训主题,又做出有高度、有深度的总结。......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