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活:陪你探索孩子们独特的成长之路

大学生活:陪你探索孩子们独特的成长之路

【摘要】:所以在进大学伊始,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每个孩子,看着他们用自己的特色去超越别人、感化别人,看着他们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相结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对此我毫无异议,只是相比于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单纯的“优秀的人才”,我更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快乐并且幸福的优秀人才。确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一个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们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而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不一样。

记得艾琳·凯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无法复制。”是的,这个世界真的很神奇,能够把如此众多纷繁的“元素”聚集到一起,组合成如此奇妙而独特的群体。

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与这群可爱、优秀、善良、真诚的孩子们不期而遇。他们或单纯,或激进,或新奇,或勇敢,或执着,或乐观……他们之中有用笔来描绘世界的阿宁,有用坚毅去实现梦想的小轩,有用信念去支持伙伴的小韩,有用奉献去陪伴大家的凯旋,有用笑容去打动大家的梅梅,有用活力去感染大家的一杰,还有用声音去征服未来的阿狸……他们或许只是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们却是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唯一。

能够走进西南交通大学校门的孩子,都是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精英,我绝不相信他们在智力上存在任何问题,也绝不相信挂科是由于他们的能力不足。所以在进大学伊始,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每个孩子,看着他们用自己的特色去超越别人、感化别人,看着他们将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相结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一个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的角度来说,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使命。对此我毫无异议,只是相比于培养孩子们成为一个单纯的“优秀的人才”,我更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快乐并且幸福的优秀人才。

还记得孩子们第一次全体成员见面时,小轩同学在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这样说道:“大家好,我叫余影轩。从我的名字来看,是不是觉得很像言情小说或者都市小说里面的男主角?是的,没错!我就是我人生中的男主角,我定会演出一场最华丽的人生!”确实,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每一个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们有权利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对我而言,比起引导他们走相同或者相似的路,我更愿意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

即将来临的绚丽多彩的大学生活,正好给了孩子们一个发挥自己特长、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在交大经管学院有着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常年筹办着各不相同的社团活动,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班级联合会、素质拓展中心、经英传媒中心,这些地方给了我的孩子们崭露头角的机会,他们跟着自己的心走,选择自己喜欢的部门,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偶尔也会在和高年级的学生闲聊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班级里孩子们的最新动态。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迎新晚会上那个最帅的主持人是我们班的;一次重要大赛的宣传海报,是我的孩子熬夜设计出来的;在一场由知名院士召开的讲座之后,对院士进行专访的还是我的孩子。每当我看到他们辛勤工作时,我的心里便充满欣慰和幸福。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在追随着自己的感觉,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脚踏实地地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90后”的他们更加直接,也更加热情,敢爱敢恨,敢想敢做。我很佩服他们也很羡慕他们,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一个人,不管你年龄大小,不管你身处什么境况,你都是特别的,只要你肯奋力拼搏,你都能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你的生命因你的自我本色而富有意义。而他们的独特、他们的不一样更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据我的学生回忆:

大学刚刚开始的那会儿,和班级里的同学们还不是很熟,有空的时候经常和高中的哥们儿打电话聊天。聊天内容大多是各自的大学生活什么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发现交大在教学管理上很有“特色”,而作为交大的学生,也是真的比其他高校的更加自由。

我的好兄弟常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兄弟,你都不知道我的班导师有多烦!他命令我们班所有学生今年必须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要求我们每天早上七点在早读教室练口语,每天晚上都要上晚自习,每周集中做一次英语四级真题。同学们都怨声载道,很多人想去做点自己的事情都没有时间,因为请假还很难,多次请假的话老师还不会批。哎,真的是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

每当兄弟们在电话的那一头抱怨自己的班导师管自己太严,就像是高中时代的“灭绝师太”一样时,我其实都在窃喜自己所在的学校、自己的老师给了我这样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能够让我自由地去飞翔,随心所欲地去挖掘自己的潜能。

在交大,最热门、最强大的专业当属土木工程无疑,很多人都羡慕这个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很容易就业,工作较为稳定,发展前景也比较好。就在这样的盲目羡慕中,我进入了大学的第三年,也认识了很多土木专业的学长学姐,那个时候我才逐渐意识到,这个专业的学生们也有着难言的无奈。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从2005年开始至2015年所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他们之中80%进入了铁路局、工程局以及地铁公司,其余的人则大多数选择了读研;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设计院工作,只有很少部分的人会签入第三方公司或者跳出土木行业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

要说土木专业的学生就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适合、更喜欢做这些工作吗?其实不是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交大土木专业的名气才选择了它,而在进入学校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及时发现自身的兴趣,并开发出自身的潜力,所以只能跟随大多数人一起从事土木行业,而这也就是交大土木繁荣背后的“悲哀”。

我很感激交大经管系给了我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也给了我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也感激苗苗老师没有将我们按同一种模式去培养,让我们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挥。在大四大家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尤为明显,因为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独当一面,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发挥的位子。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而我们很喜欢这样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