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军事占领与移民实边相结合:木府通论第4卷

军事占领与移民实边相结合:木府通论第4卷

【摘要】:崇祯十二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下康区,并先后打败了白利土司和木氏土司,结束了木氏土司在巴塘71年的统治历史。迁徙到巴塘的大部分纳西族则未能回到丽江,成为纳西族与藏族交融的最西北点。

任乃强在《西康图经·民俗篇》中记载:“麽些[1]为康滇间最大民族,亦为最优秀之民族也。”“万历中,丽江木氏浸强,日率麽些兵攻吐蕃地,陷维西、其宗、喇普、康普、叶枝、奔子栏、阿敦子诸地,屠其民而徙麽些戍之。更出兵北伐,筑碉于九龙、木里等处,巴里等番皆迎降。”[2]由于木氏不断向北用兵,这些区域的民族称木氏土司为“木天王”。他们的势力一度东达雅砻江,西抵怒江,北至打箭炉、巴塘、理塘附近。“开辟滇康间文化之三大动力,以丽江木氏图强,经略附近民族,为第一动力!”[3]这样看来,明代纳西族广布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无量河、雅砻江等流域,虽然纳西族控制区域内还有很多民族,有些区域以吐蕃、番人为主体,但木氏土司的“徙麽些戍之”的策略,扩大了纳西族民族之分布区域。

俄亚是位于今天四川省木里县西南的一个纳西族乡。“俄亚”在纳西语中为“大岩包”之意。纳西族何时进入俄亚?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俄亚是蛮荒之地,14世纪末丽江木土司的一个叫瓦赫嘎加的管家,每年都要到俄亚苏打河边打猎,一去就是十多天。他在山崖上搭棚吃住,看到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有一次他不慎把麦粒掉在河边,等他第二年秋天转来时,看到了沉甸甸的麦子。他回去后就把这事向木土司禀报,得到应允后,从丽江坝子东部迁来一些纳西族百姓居住,后来俄亚的纳西族逐渐繁衍起来。传说毕竟是传说。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木氏土司木懿率麽些兵沿冲天河逆流而上,先后占领了木里、稻城、理塘,同样派来了大批纳西族百姓“实其地”。至清顺治四年(1647年)木里产生第一代活佛,取代了木氏土司的统治。这些来自丽江的纳西族百姓就留在木里,后来不断有吐蕃及别的少数民族来居住,纳西族在人数上不再占优势。

隆庆二年至崇祯十二年(1568—1639年),丽江木氏土司攻占巴塘后,派大臣驻扎巴塘,建立了得荣麦那(得荣)、日雨中咱(中咱)、察哇打米(盐井)、宗岩中咱(宗岩)、刀许(波柯)等五个宗。也就在这期间,木氏土司“徙麽些戍之”。崇祯十二年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南下康区,并先后打败了白利土司和木氏土司,结束了木氏土司在巴塘71年的统治历史。迁徙到巴塘的大部分纳西族则未能回到丽江,成为纳西族与藏族交融的最西北点。盐井是最主要的纳西族据点,盐井即“茶卡洛”,“茶卡”纳西族语为盐井之意,“洛”为地方、峡谷之意。关于盐井为何人所开发,《盐井乡土志》曰:“今传盐井为磨些王所开,又谓宗崖之城为木天工(王)所建……盐井之开创于木氏无疑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