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这些村口竖一根木头就视为归顺木氏土司了。木氏土司治理一方,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做法。直到现在这一带仍旧荒无人烟,这是地球上最褶皱的地形,在当时纳西族先民不可能从这一条线从北迁至丽江。这条路线被我们称之为北线,即:丽江—白水台—香格里拉—德钦—松顶—巴美—盐井—芒康。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这是一条木氏土司扩张地盘的进军路线,这个区域属于被占领和开拓的区域。......
2023-09-18
现在我们来讨论民族迁徙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一段话就可以讲清楚了,但在这条漫长的迁徙路上,可能经过了数十代人,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行程。我们的祖先扶老携幼,驱赶着牛羊,战胜了天灾人祸、蛇蝎猛兽等的威胁与灾难,才一步步地、一站站地向着自己理想中的乐园前行。应该指出的是,当时做如此大规模、长时间迁徙的,不仅有纳西族,还有西南诸多民族,他们大体沿着这条线路由北向南迁徙。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把这条迁徙之路称为“藏彝走廊”。这条路线北起甘南,进入四川西部,然后沿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翻山越岭,再往南至滇西北、滇西、藏东南等地。
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会有这样一条迁徙路线呢?简单地说,战争是一个因素。每当部落间、民族间、国家间战火纷飞时,百姓唯有逃亡才可保命;此外,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先民们越往南方走,发现气候就越温和,水草就越肥美。虽然高山峡谷地区的草场没有大西北的草原那么广袤辽阔,但是满足那时人们的生活之需还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新发现的牧场、新开垦的土地,使许多家族一夜之间充满了希望,改变了命运。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也不可否认,在漫长艰辛的迁徙中,有多少家庭分散了,有多少氏族消亡了,这些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但存留下来的,就是英雄,就是胜利者,就成了我们的祖先。
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经典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祖先迁徙的足迹。东巴经《人类迁徙记》(又称《创世纪》)中有一句就说:“人类迁徙呀,先从什罗山顶(即巨那茹罗山)走下来,经过什罗山腰,来到什罗山麓……”经过一长串的地名,最后“从黑水迁徙,来到白水河;从上干海子迁徙,来到下干海子,从本窝里迁徙,来到章再坡……从白沙迁徙,来到龙泉村,最后来到英古地(丽江)。”[2]
图4-1 纳西族迁徙路线及语言文字分布图
图片来源:郭大烈、和志武著《纳西族史》附图
稍具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就是一条由北往南迁徙的路线。《人类迁徙记》中提到的那些地名,无不是一站一站,从北方次第排列下来。我们相信,《人类迁徙记》虽然是个神话传说,但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神话与传说,就是远古时期人类历史的反映,那时还没有文字,属于口述历史时期,人们传承历史和认知世界,还是以口耳相传为唯一方式。先民将从祖先那里听来的故事,加上自己和先辈们的想象,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这构成了我们的传说,也构成了我们远古的历史。
图4-2 纳西族送魂路线图
图片来源:木府提供
从纳西族送魂路线中,我们也可以反推出纳西族的迁徙路线来。大家知道,纳西族是非常崇拜祖先的民族,既是“祭天”的民族,也是“祭祖”的民族。纳西人家中有人去世,要请东巴来“开路”,东巴做仪式时手持送魂线路图,把死者从家里一站接一站地送往祖先居住的地方。祖居地就叫“巨那茹罗神山”,也就是《人类迁徙记》中的什罗山。分居各地的纳西族,最终都要把家中死者的灵魂,从不同的线路送回“巨那茹罗神山”。
有史学家考证后认为,“巨那茹罗神山”就是现今四川省稻城县的贡嘎大雪山。那么,贡嘎岭一带就是丽江纳西族的族源所在地吗?这个问题史学界至今还在争论。也有学者指出,《人类迁徙记》中提到了一个叫“美令达吉海”的地方,说这个地方海水茫茫,空阔无边。从地理位置上看,贡嘎岭往北,最大的湖泊就只有青海湖了,这和史学家考证的纳西族来自甘肃、青海一带地区相印证。因此,贡嘎岭或许就是远古的纳西先民迁徙路线中重要的一站。
通过不断地进行田野考察和查阅文献典籍,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纳西族并不是沿同一条路线迁徙而来,应该有很多的、成网状的迁徙路线。比如有从大渡河上游,经巴塘、理塘、德荣、石鼓到丽江,也有由达住[3]过永宁,跨金沙江到宝山,再至白沙,到丽江的;还有从中甸、德荣、石鼓至丽江的。总之,纳西族的迁徙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同一个年代完成的。史学家的考证和纳西族的历史传说,都为这个民族的族源和迁徙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其实,无论是华夏民族的历史,还是世界各国的历史,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创世传说,都构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华夏民族的三皇五帝都是传说时代的部落首领,他们半人半神,开天辟地,教民桑梓。三皇之一的太皞伏羲氏,传说他人头龙身,部落以龙为图腾,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就与此有关。三皇中的炎帝神农氏,传说他牛头人身,亲尝百草,为民治病,还教民农耕。而三皇中的黄帝,则被我们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传说他在位100年,活了111岁,最后乘龙升天。至于西方的创世传说,看看《圣经》就知道了,《圣经》中说,天地万物,人兽花鸟,都是由上帝在一周之内创造的。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西方各民族,也把《圣经》传说看成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民族的传说时代,都为我们打开了窥见人类远古时期历史发展足迹的窗口。我们纳西族的创世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族源在哪里。
有关木府通论(第4卷)的文章
只要在这些村口竖一根木头就视为归顺木氏土司了。木氏土司治理一方,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做法。直到现在这一带仍旧荒无人烟,这是地球上最褶皱的地形,在当时纳西族先民不可能从这一条线从北迁至丽江。这条路线被我们称之为北线,即:丽江—白水台—香格里拉—德钦—松顶—巴美—盐井—芒康。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这是一条木氏土司扩张地盘的进军路线,这个区域属于被占领和开拓的区域。......
2023-09-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名从其主,统称为纳西族。但不管怎么说,纳西族自唐代以来,尤其是元、明、清以来,因为有了这两部木氏土司家族的谱本,而显得形象、生动、连续,有案可稽。图4-4《木氏历代宗谱》石刻本图片来源:夫巴提供我们先来谈谈《木氏宦谱》甲种本的情况。作为严格意义的家族史,据《木氏宦谱》甲种本载,木氏28代传人木公也说“不敢据信”。......
2023-09-18
木氏土司进行军事扩张的西线是:丽江—石鼓—巨甸—维西—塔城—怒江。那时木氏土司是否全面组织了进攻路线呢?木氏土司、丽江纳西族为这些地方的发展立下了功劳。木氏土司以及丽江先民始终认为,纳西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一员。木氏土司在滇川藏区域纵横驰骋470年之久,才有了今天纳西族散布在这广袤区域的局面。木府和这些纳西族村落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
2023-09-18
在木氏土司先祖统一金沙江流域的纳西族各部族之前是没有丽江古城的。古城的西南片区,它的容量比东北片区显得大一点,它是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城的基础。就在丽江木氏土司府。称为丽江府时,所管辖的范围已比较小了。流官到来后,以“移风易俗”为己任,一段时间后,形成了具有汉文化的丽江府城。这种奇怪的现象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大特色。......
2023-08-23
它与迁徙路线接近,其代表地为:鸣音—奉科—俄亚—木里。木里处于迁徙路线和进军路线的中间,继续走便到了四川省的巴塘、理塘,这里既接近成都又接近拉萨。木氏土司当年连巴塘、理塘都控制下来了,我把这条线称为东线。又因为俄亚居于北线和东线之间,所以对俄亚还有一些说法。东线扩张,多采取了文化的攻势。来丽江避难的最大的活佛噶玛巴,是属于白教的领袖,不难看出木氏土司在东线上与白教的接触较深。......
2023-09-18
忽必烈率兵出甘南,经四川雅安,兵分三路,其中一路过大渡河进入宁蒗永宁,然后至金沙江,渡江抵达丽江纳西族地区。不仅赐给统领纳西族地方的军政大权,连官服、帽子、靴子一整套行头都赏赐了。阿琮阿良受到忽必烈的宠爱和信任,当然要效犬马之力,他统率的纳西族军队立即成了忽必烈大军荡平西南的急先锋。作为一个民族首领,能否审时度势、顺应潮流,是至关重要的。......
2023-09-18
木氏土司家族两个朝代以来的好运到了头,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元、明、清三个朝代更替之时,木氏土司家族总是及时地站在代表中央王朝势力的一边。图4-34木懿像图片来源:木府提供吴三桂虽然接受了木懿的投诚,并在第二年批准木懿“仍袭土知府之职,管理原地方”。木懿不幸成为这种策略的牺牲品。但木懿宁可冒犯吴三桂,也要保持气节。吴三桂最后只有贼喊捉贼,将木懿拘押到昆明。......
2023-09-18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木府人发明创造了古建筑建造的“六段式”。但是,我提出一个要求:木家院建筑风格属清代的,而图案要有明代的图案风格,不能离开明代这个特点。木府的油漆、彩绘基本上是明代风格,但在色彩的明暗上有所调整,有些显得更深沉一点,有些显得活泼一点,体现出本土化和民族特色。总体上讲,清代和明代的彩绘差别是明显的,从清代的油漆和建筑风格来看,就是婉约派;而明代的线条要流畅些、粗犷些。......
2023-08-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