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侦探在上一章侦得,孙中山自言他在香港读书期间,所见所闻启发了他的革命思想,终于投身革命,建立民国,他自己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即本侦探隐喻为“成龙”之谓也。本章则列举到目前为止所查出的第二个事例:内忧激励孙中山“成龙”。待他稍长后而明白到这是当时中国内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事就转而激励他矢志“成龙”,把华夏现代化了。村塾的学童们闻声四散,只有孙中山寻声而趋。孙中山也“入乡随俗”,安静地忍受着。......
2023-09-18
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1789—1850)笃信风水,他所供养的风水先生替他找了一穴风水极佳之墓地,称之为“皇帝田”,并预言若葬于此则其孙辈必定“成龙”当皇帝。[1]后来孙中山果然当了国家元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故乡翠亨村的村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盛赞“皇帝田”的风水灵验,代代传诵,历久不衰。
若风水果真如此灵验,一名穷乡僻壤的农家小子这么轻而易举就可以“成龙”,为何孙中山不整天躺在床上睡懒觉等待发迹?但是,孙中山又确实“成龙”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皇帝田”在什么地方?怎生模样?强烈的好奇心,吸引着本侦探频频跑孙中山的故乡翠亨村。在此,本侦探再一次感谢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长萧润君暨该馆同仁,长年累月不厌其烦地接待本侦探到访,也不厌其详地回答本侦探的提问。
此外,既然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笃信风水,那么孙敬贤的祖先、同辈、后人是否也笃信风水?若是,则孙中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哪能不受感染?结果本侦探发现,风水是孙中山一家长期以来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自最初到翠亨村开基的祖先,到孙中山的祖父敬贤公,到父亲达成公(1813—1888),下至孙中山的儿子孙科(1891—1973),都笃信风水。孙中山本人可信风水?历史证明他并不相信。为什么?长期泡在大染缸里却不上色?
据本侦探的文献钻研及实地考察所得,孙中山的祖先系出金陵。其远祖固,宋代进士。元末大乱,玄孙常德乃迁致广东南雄珠玑巷,不久沿着广东北部珠江流域的北江南下,最后定居于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的圆头山乡,是为来粤之始祖,称一世祖。二世祖贵华移居同县毗邻珠江东岸的长沙乡。至明代,五世祖礼赞已嫌长沙乡人口过剩,耕地不足,无法谋生,就横渡珠江往西岸,到达香山县(今中山市)的涌口村定居。到十一世祖瑞英,涌口村又患人满,乃于清代乾隆时期,再往西移,找寻原始土地开垦以谋生,结果到达当今翠亨村边缘的迳仔蓢开基。十四世祖殿朝(1745—1793)迁入翠亨村居住。殿朝生子恒辉(1767—1801),恒辉生子敬贤(1789—1850),敬贤生子达成(1813—1888),达成生子文(即孙中山,1866—1925)。溯自常德至粤,孙中山是为第十八代。[2]
孙中山的远祖孙固乃宋代进士这个记载,似乎可以解释为何孙家有笃信风水的悠久历史。盖宋代的读书人无不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理学的内容又是由于唐代儒、释、道融合发展而成,更侧重儒家的《易经》,且兼收并蓄阴阳家的阴阳五行、道家的虚无之说。宋代大儒程颢、程颐号称二程,据云对蓍卜、风水等都有高深的研究,而其蓍卜更是灵验。孙固对于蓍卜的造诣有多深,无从考核,但其后人笃信风水,却是不争的事实。君不见,孙瑞英初到迳仔蓢开基时,翠亨村所在地之山谷——美国人林百克(Paul Linebarger)为其取名“翠谷”[3],仍有不少有待开垦的土地。孙瑞英有多大能力开垦多少地,向官府报税后,就是该等土地之地主,以致1895年出身的翠亨村耆老杨国英先生说:“翠亨村孙姓最早开村场,是村主。孙姓是有地位的。”[4]
此言稍嫌过分,盖孙瑞英到达翠谷开荒时,翠亨村早已存在,故不能说是村主。但他是早期开荒的人之一,应该无疑问。但曾几何时,到了孙达成就变成“贫无立锥之地”,穷到为了争取微薄收入而迫得替同村的人干最下贱的活儿——俗称红白(婚丧)二事。这些活儿是一般人不干的,只有俗称下户(家奴)的人,才无可奈何地干。正因为孙达成总是替同村的人干那种家奴方才做的低贱活儿,以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有些孙中山研究的权威学者就信誓旦旦地说孙家是下户。我的天!
似乎愈说愈远了,但非常贴题。孙达成贫穷到连奴隶也不如——家奴也不至于苦到白天在租地耕种之后,晚上还必须做更夫,一天24小时马不停蹄![5]他之一贫如洗,是因为历代祖先把当初开垦而得的土地逐渐卖掉,把所得经费用来追求风水。孙中山不禁要问:若非祖先辈那么迷信风水而把父亲弄到赤贫,他在翠亨村的童年时代,也不至于那么凄凉了。[6]这是否他拒绝相信风水的原因之一?——他确实从一开始就对风水反感!
他的祖先辈追求风水,包括供养风水先生。以孙中山的祖父孙敬贤为例,他“终年养一位来自嘉应州的舆师钟盛阳,修坟整墓,以致经济困难”[7]。其实,以当时孙敬贤的经济能力而言,他已经供养不起一位舆师了。那位钟盛阳本来是翠亨村冯家养的,住在冯氏宗祠。钟盛阳替冯氏点了一穴好山坟,后来冯姓子孙命钟盛阳改动山坟,钟盛阳认为如此就破坏了风水,不肯改。冯氏一怒之下,就把钟盛阳驱逐出冯氏宗祠。孙敬贤既是出于同情心,更求之不得,就热情邀请钟盛阳到家里居住。
钟盛阳之酷爱风水,似乎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也不计较孙敬贤无力给他任何酬劳,每天吃完饭,就携罗盘上山勘查地形。如此这般在孙家一住就是八年。八年后有一天,钟盛阳无意中听到孙敬贤夫妻说话:“今晚无米,仅一升如何办?”孙敬贤回答说:“煮给钟先生吃,说我有人请吃饭”,说罢就出门去了。钟盛阳听到这些话后,待饭煮好时,就推搪不吃。最后将饭加水煲粥,全家一齐吃。钟盛阳有感孙敬贤之礼遇,终于点了一穴他称之为“皇帝田”的墓地给孙敬贤。[8]并做批语曰:“皇帝田,上有楼台下有园,左有旗,右有角,一对鳖鱼生两角。”[9]
2006年12月4日至6日,本侦探再一次到翠亨村实地调查3天。让本侦探最难忘怀的是12月6日星期三,萧润君馆长派该馆的黄健敏、李宁、罗振雄三位搀扶本侦探爬上犁头尖山考察孙氏各代祖墓。最后一站是走过迂迴山脉的羊肠小径后,终于到达另一座山、靠近山顶的“皇帝田”孙敬贤墓。疲乏的本侦探拿着罗振雄斩下来扶手的树枝,坐在墓地靠手的地方,背向墓碑,面向珠江,睹境思情,神游冥想:那墓地恍如龙椅,往上一坐,抬头一望,确实是气派非凡!虽然天气雾霾,“左有旗,右有角”仍然依稀可见。
图26.1“皇帝田”孙敬贤墓地恍如龙椅,2006年12月6日,李宁摄
图26.2 从“皇帝田”孙敬贤墓地拍照时,哪怕在雾霾天气下,“左有旗,右有角”仍然依稀可见,2006年12月6日,黄宇和摄
考察完毕下山时,突然发觉山势陡斜极了,险极了。罗振雄本来就一直搀扶着本侦探,到了这个时候,李宁也来帮忙,一人一边搀扶着本侦探,才不至翻滚下山。[10]
图26.3 李宁与罗振雄合力搀扶本侦探下山,2006年12月6日,黄健敏摄
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本侦探第三次重临犁头尖山考察孙敬贤的“皇帝田”墓地,发现原来的羊肠小径已经开辟出泥阶,让游人可以拾阶登山,一直到了“皇帝田”孙敬贤墓为止。比一年前本侦探实地调查时好走多了,路也宽得多。翌日中午向萧润君馆长提及此事,萧馆长说是中山市市长命林业局派人开辟,在最近两个月内做成的。
本侦探浓墨道出“不至翻滚下山”“好走多了”种种,目的是要探索一个问题:孙敬贤之下葬在“皇帝田”,是一葬还是二葬。若是一葬,则抬棺材的人,肯定无法把棺材抬上那么陡的斜坡,遑论载着孙敬贤尸体的棺材。于是本侦探抄下孙敬贤墓的碑文如下:
咸丰四年五月十一日吉立
显十六世祖敬贤孙公墓
坐戌向辰□【缺字】乾□【缺字】
按照这碑文所提供的线索,本侦探事后查出:孙敬贤在道光己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850年2月4日)逝世。[11]若葬于咸丰四年五月十一日(1854年6月11日),那是四年零四个月以后的事了,故必然是二葬。而二葬只需收拾骸骨带赴预定的墓地就可以,多轻松!
本侦探这种由于实地考察而得出“二葬”的结论,有佐证。尤记2007年7月11日采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副馆长林华煊时,承其相告,翠亨村的坟墓几乎全部是二葬,极少一葬的。可想而知,自从钟盛阳把“皇帝田”点了此穴给孙敬贤之后,孙敬贤肯定日夜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深恐墓地被别人霸占了。他把这一墓地告诉儿子孙达成,孙达成等到孙敬贤去世后,再等候二葬,同样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恐怕被别人霸占了。为何如此疑神疑鬼?因为之前,钟盛阳曾点了另外一穴地给孙敬贤,名叫“烂秆冚珍珠”。本侦探亲往勘察时,发觉即现在中山烈士陵园右侧的黄草冈。[12]钟盛阳对那穴地的评价是:“土名黄草岗,大海作明堂。鳌鱼游北海,旗鼓镇南方。金星塞水口,燕石在中央。谁人葬得着,黄金大斗量。”[13]黄金大斗量!孙敬贤欣喜若狂。不料钟盛阳对孙敬贤所说的话,被其堂叔父孙恒发[14]偷听了。孙恒发抢先将其父亲孙殿侯(1735—1776)[15]的骸骨迁葬于此。迟来一步的孙敬贤几乎被气疯了。双方激烈理论之余,对簿公堂。[16]最后双方还是同意把两副骸骨葬在一起。结果呢?孙恒发那一支发了,孙敬贤仍是依然故我,倍感忧伤。[17]
至于孙达成本人,由于大半生都异常穷苦,无法像其父亲那样追逐风水。但他本人同样笃信风水,养不起风水先生之余,“常用自己的长辫作罗盘去拉向”[18],聊以自慰。后来其长子孙眉去檀香山谋生而家境渐趋富裕后,他自己就蓄养一位同样是来自嘉应州的风水先生,并整天与他踏破铁鞋寻觅风水最好之地,以便改葬先人。一切就绪,即于光绪六年七月(1880年8月),以祖坟远在涌口村、清明往来拜扫非常不便为由,向孙眉建议迁葬回翠亨村附近。孙眉乐于从命,汇巨款回家,把祖坟迁回翠亨村犁头尖山,舆师预先选定地名叫“竹篙龙真武殿”的位置安葬。[19]2006年12月6日本侦探到该地考察,风景果然是这边独好,但气派也确实不如“皇帝田”。
本侦探如此兴致勃勃地研究孙家风水,读者肯定问本侦探对风水的态度。本侦探像其对鬼神的态度一样,遵从先贤的教导“敬鬼神而远之”。本侦探这凡夫俗子,属自然界的产物,尽管想穿脑袋也无法一窥超自然界的堂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孙中山的态度是否也是这样?
“皇帝田”的预言,相信孙中山早有所闻。若孙中山像其祖父、父亲那样相信风水,他可能真的待在家里等发迹,但他没有。不单如此,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全情投身革命。关键是:他的见识,与他的父执辈以及翠亨村的村民有天渊之别。他们的眼光从未走出翠亨村,孙中山可是胸怀世界!有些孙中山研究的专家兴致勃勃地大谈翠亨村人杰地灵,所以产生了中华民国国父。若果真是人杰地灵,那么翠亨村的其他历代子弟呢?怎能排除个人抱负和努力?
图26.4 犁头尖山“竹篙龙真武殿”孙氏祖墓群,2006年12月6日,李宁摄
但是,孙中山也确实在其著作中提及蓍卜。例如他写道:“文之性情行事,天民兄所素知。今三兄愿牺牲一切,与文始终,以图利国家,前途光明,不待蓍卜。”[20]孙中山之言最后两个字“蓍卜”,所指乃古人之卜筮观,《尚书·洪范》曰:“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孙中山是否也相信蓍卜?还是止于引用谚语“不待蓍卜”?
孙中山对于华夏文明的精髓——《易经》——的态度,尤其是关于《易经》所衍生的风水学说,酷似他对《圣经》的取态,即取其经世致用的价值而贯彻之。[21]孙中山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是列强压迫中国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边沿。孙中山要救亡,就把《易经》凝聚为“革命”二字,并不断引用《易经》中“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以及其他古籍中有关联的语句。
风水、蓍卜皆为己。过去皇帝做重大国家决策时也采蓍卜,表面上是为国;但其实那个“国”,归根结底就是他私人的财产,所以皇帝做蓍卜主要还是为己。孙中山接受了基督宗教《圣经》忘我奉献的“侍人”精神,真正为人、真正为国,成为华夏儿女当中杰出的人物。这与他情有独钟于《易经》中“应乎人”的教导不谋而合。而且孙中山还把“应乎人”的教导进一步发展为更积极的“侍人”;用当今中国人习惯的语言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无论是对于《圣经》还是《易经》,孙中山所追求的都是它们各自的精神而非其形式,更非其迷信。这种追求,可以解释为何孙中山从事革命以后,就极少在星期日上基督宗教的教堂守礼拜——他连主日崇拜的形式也免了,遑论上教堂祈福那么迷信。同样的,他也反对《易经》所衍生的迷信——风水就是其中的形式之一,并认为中国民间迷信替国人造成了无限痛苦:“我中国之民,俗尚鬼神,年中迎神赛会之举,化帛烧纸之资,全国计之每年当在数千万。此以有用之财作无益之事,以有用之物作无用之施,此冥冥一大漏卮,其数较鸦片为尤甚”![22]他在说:迷信的毒害比鸦片尤甚!
鸦片?孙中山对鸦片的毒害,认识有多深?容下回分解。但结束本章之前,容本侦探提问:若发生新一轮的文明交战,华夏赖以生存者,是风水、蓍卜,还是自身的智慧和实力?
[1]李伯新采访杨连合(51岁),1965年9月20日,载李伯新:《孙中山史迹忆访录》,《中山文史》第38辑(中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1996),页86—91:其中页89。以下简称为李伯新:《忆访录》。
[2]见拙著《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第二章第四节。
[3]见Linebarger,Sun Yat-sen(1925)。
[4]李伯新采访杨国英(70岁),1965年9月25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104—107:其中页105。
[5]李伯新采访陆天祥(88岁),1964年5月13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73—78:其中页105。又见李伯新采访杨珍(68岁),1968年5月15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96—97:其中页96。
[6]孙中山童年时代的苦况,见拙著《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7]李伯新采访杨连合(48岁),1962年5月24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82—85:其中页83。杨连合是重复其祖母孙妙茜(孙中山的姐姐)之语。据本侦探考证,这位舆师的名字叫钟盛阳,但几乎所有口述史料都称他做钟圣阳,不确。见王斧:《总理故乡史料征集记》,原件藏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曾刊于《建国月刊》第5卷第1期。转载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编:《孙中山的家世:资料与研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页113—119:其中页114。以下简称为故居编:《家世》。
[8]李伯新采访杨连合(51岁),1965年9月20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86—91:其中页89。
[9]李伯新采访杨连合(51岁),1965年9月20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86—91:其中页89。
[10]黄宇和:《翠亨村调查报告》,2006年12月2—6日。
[11]见《孙氏家谱》,载故居编:《家世》,页17。
[12]李伯新采访杨珍(68岁),1965年10月8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101—102:其中页102。杨珍是重复孙妙茜对其所说过的话。
[13]王斧:《总理故乡史料征集记》,《建国月刊》第5卷第1期。转载于故居编:《家世》,页113—119:其中页114。
[14]见邹佩丛:《孙中山家族源流考》,《中山文史》第57辑(中山:政协广东省中山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页110。
[15]见邹佩丛:《孙中山家族源流考》,《中山文史》第57辑,页110—111。
[16]孙满口述,祝秀侠笔记:《恭述国父家世源流》,原载台北《广东文献》,转载于故居编:《家世》,页86—93:其中页89。
[17]见拙著《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香港:中华书局,2015;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当中题为“风水”的第十三章。
[18]李伯新采访杨连合(51岁),1965年9月20日,载李伯新:《忆访录》,页86—91:其中页89。
[19]孙满口述,祝秀侠笔记:《恭述国父家世源流》,原载台北《广东文献》,转载于故居编:《家世》,页86—93:其中页89。
[20]孙中山:《复吕志伊等函》,1920年3月27日,《孙中山全集》,卷5,页235—236:其中页235。
[21]见拙著《孙文革命:〈圣经〉和〈易经〉》第三、四、十、十一章。
[22]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1月,《孙中山全集》,卷1,页8—18:其中页13。
有关历史侦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文章
本侦探在上一章侦得,孙中山自言他在香港读书期间,所见所闻启发了他的革命思想,终于投身革命,建立民国,他自己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即本侦探隐喻为“成龙”之谓也。本章则列举到目前为止所查出的第二个事例:内忧激励孙中山“成龙”。待他稍长后而明白到这是当时中国内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事就转而激励他矢志“成龙”,把华夏现代化了。村塾的学童们闻声四散,只有孙中山寻声而趋。孙中山也“入乡随俗”,安静地忍受着。......
2023-09-18
而本章要查个水落石出者,正是孙中山如何目睹鸦片之毒害中华,由此而激励他从事革命,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终于成功了,并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此节容本侦探稍后交代,因为当务之急,是必须进一步探索鸦片如何激励孙中山“成龙”。从题为“外患激励孙中山‘成龙’”的第四十一章可见,天天“非谈革命则无以为欢”[1]的孙中山,在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时,突然上书李鸿章建议改革。......
2023-09-18
第二次在1919年撰写,但没有提及生日。此日期比孙中山第一次手书自传提到的出生时期早了十天。[10]图27.1当今能看到的孙中山故居。孙中山在此青砖大屋出生?本侦探决意彻查此事,于是在2006年3月4日星期六,专程到翠亨村采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萧润君馆长。图正中最下角标有“总理故居”字样)承黄淑娉教授不辞劳苦,应本侦探力邀,2006年5月19日星期五一道前往翠亨村调研。中国史学界过去说孙中山出生在泥砖屋。......
2023-09-18
继他在夏威夷教会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孙中山在香港仍然日夜接受基督宗教《圣经》激励他“成龙”。本侦探不自量力,决心彻查此案。则本侦探频频跑翠亨村实地调查时,发觉村内无处不是井,大户人家还有自己家里的私人水井,当今孙中山故居之内也有一口水井。......
2023-09-18
孙中山虚龄13岁时随母亲坐船前往檀香山投靠其大哥孙眉。该火轮船震撼了孙中山!故第一步必须查出1879年孙中山母子从翠亨村前往澳门的交通工具究竟是什么。君不见,1884年孙中山与喜嘉理牧师和另一洋人传教士自澳门走了“一两天”,才到达翠亨村。难怪孙中山叹为观止!......
2023-09-18
但林百克之没有提及此事并不能证明孙中山并未在拔萃书室读过书,因为林百克只是在1919年用了几天时间与孙中山谈他的家世后就写成他的传记,其中粗略与记忆错误之处,在本书题为“《圣经》激励孙中山‘成龙’(三):孙中山是寄宿生?”至于1898年在伦敦出版的《古今姓氏族谱》,则窃以为编者有删节材料的权力,他没提孙中山曾在拔萃书室念书并不能证明孙中山未曾在该校念过书。所据乃林友兰《国父在香港中央书院》一文。......
2023-09-18
本侦探在本书题为“‘皇帝田’预言孙中山‘成龙’”的第二十六章已经侦察出,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完全没有自己的耕地。孙中山幼小,嗷嗷待哺。[8]待孙中山出生的1866年,孙达成已经53岁。当时杨宝常的年纪与孙中山相近,而孙父已是接近60岁的老翁。为何态度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因为后来孙中山成龙了!盖孙中山自谓本“农家子也,生于畎亩,早知稼穑之艰难”[24]。......
2023-09-18
本章列举到目前为止已经查出的第三个案例:外患激励着孙中山“成龙”。罢工工人与警察摩擦之余又导致警察开枪,造成不少伤亡。的第四十八章中,娓娓道来。孙中山的建议是别开生面并从根本上出发的:消灭鸦片,固本培元,详情已经在本书题为“鸦片激励孙中山‘成龙’”的第三十章中交代过了,在此不再赘述。归根结底,孙中山之所以能“成龙”,完全是因为为他全心全意地为华夏的现代化而奋斗终生,并非为了他自己坐上龙椅。......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