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创业:政府扶持缓慢,学生择业向企业靠拢

大学生创业:政府扶持缓慢,学生择业向企业靠拢

【摘要】:盖茨以世界首富而成为一些人的偶像,他的传奇经历早已传遍世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许许多多的人都在想着有朝一日像盖茨那样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财富。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现今,很多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更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浪潮推波助澜。大学生创业有许多成功例子:

比尔·盖茨当年20岁从哈佛大学退学创业,经过三十几年的奋斗,创立了今日的微软帝国。盖茨以世界首富而成为一些人的偶像,他的传奇经历早已传遍世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许许多多的人都在想着有朝一日像盖茨那样把自己的知识转变成财富。其实,这种神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学会自主创业。

28岁的段永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南下广东。次年在中山日华电子厂(小霸王的前身)任厂长,五年内他将这家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做到10亿的年产值。后来,他另立门户,自主创业。在东莞创立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艰辛发展,步步高现已在中国的DVD、无绳电话、复读机等领域脐身第一集团军。

大学生创业是勇者与智者面对现实做出的非凡选择。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给自己“饭碗”(就业机会),而是主动地为自己或他人创造“饭碗”。学习和普及创业知识,并不代表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走上创业之路,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倡创业精神。

(一)大学生创业的含义

通常人们将大学生创业定义为: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等资源,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办公司、创办企业等形式开创自己的事业。基于这个概念的考虑,人们对大学生创业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创业会促使大学生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充分运用个人能力,将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的需要,从而获得成功。创业是大学生谋求生存乃至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是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会促进大学生更快成长和更加成熟。创业可以使大学生全方位地投入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获得宝贵的社会经验,弥补以往经验不足的缺点。创业的大学生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工作, 自己决定何时何地怎样工作,有助于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即便创业失败,带来的有益经验也会使创业者比同龄人更快地成长。

显然,以上两个方面的含义,仅仅将大学生创业局限在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就引发了高校需要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实质上,是否应该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走向创业之路?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管理部门都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们所提倡的大学生创业,不是狭义层面的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而是大学应普及创业知识,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应学习创业知识,使大学生带着创业的意识走向职场,为其最终高质量的就业,拓展新的途径和思路。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政策等支持和扶持,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却难以令人乐观。

1.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宁夏高校曾经对5所高校1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全国各地的高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2.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可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创办如此小店,大有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的嫌疑。

3.创业心态日趋理性

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将此项赛事发展成为常规性大学生创业比赛。在创业竞赛的带动下,大学生创业活动曾一度兴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路径狭窄、方式单一、盲目起步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创业心态日趋理性和务实。

4.网上创业成为热门选择

网络经济的风生水起,为众多大学生勾勒出了许多实现财富梦想的“捷径”。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深入普及和网络商业平台的成熟,使得通过网络进行创业具有传统创业平台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成功案例正呈上升趋势。一些毕业生表示,他们已经将网上创业就业作为自我职场的新选择。

5.创业的成功率偏低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学生创业的状态总体上说是成功者少,失败者多,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据统计,社会创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近30%的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