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摘要】:图4.1舒伯的生涯彩虹图(二)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涯将贯穿人的一生,个人或处于职业准备阶段,或处于职业选择阶段,或处于职业工作阶段,或处于职业结束阶段。社会因素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职业生涯彩虹图与职业生涯发展

舒伯把角色概念纳入发展阶段理论,引人生命跨度(life-Span)、生命空间(lifesPace)概念,提出生涯彩虹图(1ife-carccrrainbow)理论,展示了不同发展阶段各种角色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涯发展阶段角色的继承与更替(如图4.1所示)。

图4.1 舒伯的生涯彩虹图

(二)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

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涯将贯穿人的一生,个人或处于职业准备阶段,或处于职业选择阶段,或处于职业工作阶段,或处于职业结束阶段。在这不同的阶段,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各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起着基础作用,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它包含健康、性别、年龄、教育、自我价值观等要素。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通过对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了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法制建设发展方向,寻求各种发展机会。

3.环境影响。环境对个人的职业影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左右着人所从事的行业、改变着人生的发展轨迹。而环境又有着地理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之分。

(三)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职业生涯不仅仅是职业活动,而且包括与职业有关的行为和态度等内容,其发展是一个呈现阶段性特征的过程。美国的职业指导专家舒伯(Donald E.Supcr)把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是一个以幻想、兴趣为中心,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

2.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确立阶段(25~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

4.维持阶段(45~64岁),劳动者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60岁以后),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

【案例】

小梁,男,22,高职专科学历。某高职应届毕业生,机械专业,无社会经历。性格坚韧,谨慎,认真,学习能力强。个人目标是高级机械设计师。

小梁是个标准的高职生, 当过班长,有领导者的潜质。 由于后来出现经济危机,导致他找工作难选择的问题。他自己不清楚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或者说他不知道该怎样确定自己的最终要找什么样的工作。

小梁毕业时,没实习经历,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己感觉对找工作没有什么帮助是他最头痛的事。虽说家里人没给他什么压力,但是小梁认为要找工作自己先要独立。因为有了这个想法,他便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先就业和后择业的找工作道路。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小梁做的很对,但是就是因为不择业的想法,小梁便在饭馆找了一个服务员的职位。当初是想很快换一个工作,但是因为自己的太过谨慎小心, 小梁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换工作的好机会,在饭馆干了两年, 两年中赚了些钱, 当是小梁开始后悔,后悔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东西全都荒废掉,不仅如此,还把自己的领导潜质消磨得干干净净,现在看上去就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服务员。

这是小梁的“悲哀”,也给了我们一些警示。大学生必须有自己一个完整的规划,有自己的目标,虽然还是要一步步的走到金字塔尖,但我们要选好起步的起点。

大学是人生最富有青春活力的阶段,但大学也是人生最容易留下遗憾的阶段。当代大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之后,终于走向了“自我管理”的新生活。他们进入大学之后,生活、学习、娱乐、交友几乎完全由自己掌握,许多刚踏人大学校门的新生往往没有真正了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更谈不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致于在毕业之时回首大学生活,都发出了“等到明白大学应该怎样度过时,大学已向我们挥手而去”的感叹。

(四)大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

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精神成人和做好职业准备的重要时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活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全面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把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命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你刚踏进大学校门的那刻起就开始规划你的生活,那么就等于你已经掌握人生一半的主动权。大学期间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尽早科学地确定职业发展目标,能有效鞭策大学生努力学习,发挥潜能,完善自我。

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是国家人力资源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合格人才的重任。从目前来看,大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大学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大学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建设及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立的学业类别,各个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目前我国共分设哲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11个学科门类,下设本科专业249种,高职专业600多种。这些专业种类较好地地体现了拓宽专业口径、增强社会适应性的特点,为毕业生择业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适应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专业与未来职业发展具体关系如下。

1.大学专业学习是获得的相应职业发展所需专业知识技能的最有效途径

专业知识技能是指通过学习专业课程来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知识技能不能够迁移,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现代社会职业发展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前瞻性。大学系统的专业学习为职业发展对专业知识技能需求提供了保障。

2.大学的专业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科学地确定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

大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人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连接点。大学生要通过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我的素质,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以达到社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者。理性、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搞好大学生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学生通过对专业的学习, 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这项技能为职业发展对员工专业知识技能需求的更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职业发展要求员工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从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六)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大学生活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通过对未来大学生活道路的预期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谋求在大学生活中取得更大成功的一种新型的大学生活管理活动。科学的生活规划,可以帮助确立在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以及发展道路;可以帮助管理时间和精力,使之用于最具回报率的事情上去,以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