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3-09-18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课的开展要校本化、地域化和时新化,加强针对性,体现出各专业特色。
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社教科〔2011〕1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相关文件,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探索和实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做出了一些改革。
以前的实践报告,都是学生完成选定主题的调研后,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字报告,老师对报告进行评分给出成绩。改革后,实践报告可以有四种形式了:
(1)文字报告:以论文方式呈现。内容至少包括实践活动构想、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收获三个部分,不少于3000字,并需提供与实践活动过程相关照片3张以上。
(2)照片图展:以图片方式呈现。至少15张照片,各具典型特色,必须契合所学课程和围绕指定主题,每张照片配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
(3)微电影:以视频方式呈现。时长不超过5分钟,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学校、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活动目的、过程呈现、总结反思。另外,应至少附上电影截屏图片5张及1000字文字说明。
(4)艺术作品:以手工作品方式呈现。围绕实践主题并贴近所学课程来创作,提交艺术作品实物,形式不限。手工作品须拍摄或扫描5张左右照片及1000字左右文字说明。
改革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形式完成实践报告。例如,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等主题,完成一幅画、一件手工作品、一部微电影等,使实践这一环节真正做到跟课程和专业的深度融合。
有关课程思政视域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
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3-09-18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课程思政成为推动国家、高校以及个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动国家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地改革发展,合理地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合进专业实践教学中,这就是贯彻十九大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改革的直接驱动。......
2023-09-18
因此,由擅长理论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可能会带来指导不力的问题。不过这一问题正在改善之中。思政实践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自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这些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政实践课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2023-09-18
但是由于不是在思政课教师布置的实践教学方案任务中具体标明的,不能算作思政课实践成果。在“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下,这种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设计的实践方案要求与大学生专业学习要求相脱离的状况成为学生忽视和应付思政课实践环节,从而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2023-09-18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学时、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不论是统筹思政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还是专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校党委的重视下,只是落实这些要求其实不难,但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则实属不易。......
2023-09-18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旗手,不仅要强化“思政意识”,更要加强“思政能力”的建设,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托付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023-09-18
正如前文所言,在我们的思政实践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基础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设计,从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课实践以及学生处、团委、宣传部门等单位为学生准备的社会实践中,挖掘出其中的思政教育的因素,或者增加一些思政理论认识的环节,将其重组和整合,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网站上的指导性实践活动中灵活地自主选择思政课的实践方式和内容。......
2023-09-18
因为,在课程思政的大视域下,要求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将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将是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