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效能提升的必要性

【摘要】:高校校园媒体不仅承担着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功能,而且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治使命。从实践看,我国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整体效能有待提升。一方面,从信息供给侧的高校来看,对于融媒体这一新兴媒介形态,许多高校反应滞后,要么是对媒体融合缺乏战略意识和顶层设计,要么是缺乏专业的媒体融合运营管理人员,以致缺乏内容创新。

高校校园媒体是指依托校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的校园媒体群,包括校报、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等。高校校园媒体不仅承担着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功能,而且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治使命。在媒体融合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更为多元化、多样化,融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创新平台,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应用已屡见不鲜。大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媒体融合拓展了包括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常形式是教师在课堂授课或与学生当面谈心谈话,具有浓厚的说教意味。通过媒体融合手段,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QQ或微信等社交平台、慕课、微课等形式传播知识和信息,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因而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从实践看,我国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整体效能有待提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脑和手机作为载体的新媒体,已经取代传统的纸质媒体,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一方面,从信息供给侧的高校来看,对于融媒体这一新兴媒介形态,许多高校反应滞后,要么是对媒体融合缺乏战略意识和顶层设计,要么是缺乏专业的媒体融合运营管理人员,以致缺乏内容创新。有的高校创建了微信公众号或手机报,但更新缓慢,内容陈旧,甚至简单推送教育类的宣传信息,缺乏能够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求职等方面的手机客户端或公众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从信息需求侧的学生来看,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大学生虽然可以通过新媒体便捷地学习知识,但是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也会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够稳定,对社会现象的评判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很容易被新媒体所传播的良莠不齐的信息所干扰或误导,导致思想混乱甚至行为偏差。对校园新媒体的内容管控和规范运营,也还有待加强。当前,思政课在舆论引导中存在主动性不强、说服力不足以及新媒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思政课须确立“互联网+”思维,强化舆论引导的融合性;运用大数据方法,增强舆论引导的主动性。[6]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环节,应当在运用新媒体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