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武汉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情况及效果

武汉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情况及效果

【摘要】: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武汉市党政机关还采取各项措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管理好。

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将红色遗址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武汉红色资源保护、设施建设和周围环境整治。迄今为止,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等一批红色遗址得到修缮,武汉已经建立了135家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周边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基础设施、陈列布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武汉市党政机关还采取各项措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管理好。

1.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对象全覆盖

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邀请党史专家学者撰写一批红色校本教材,向学生介绍革命旧址、红色故事,讲述老一辈革命家在武汉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各小学依据校本教材,通过朗诵、解读和表演等形式,认真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体验,从小激活“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同时,为了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组织“百场大学生红色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聘请专家给他们讲述党史故事。还通过举办“城市文化与青年视野”“红色巴士一日游”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他们全方位、立体化接触武汉红色资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外,武汉市还确定了18个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基地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诵读先烈家书、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上党课、进行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

2.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活动方式

为了方便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和广大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开展互动交流,武汉近年来运用数字网络和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运用微视频、动漫游戏、H5、图片、文字等手段,多维度对红色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现与解读,将教育性融入生活化、知识性和趣味性。市民利用手机就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视听与分享,从而吸引更多群体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更便捷地提供红色资源融服务活动,武汉市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红色电子护照”云平台,设置有“红色基地”“网上答题”等爱国主义教育频道,策划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只要打开手机上的“红色电子护照”APP或者微信,然后在各场馆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参与各种互动式体验教学活动。此外,为了将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融入广大市民日常生活当中,每年的清明节、党的诞辰、国家公祭日以及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都会组织党员干群和中小学生到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纪念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3.加强对红色资源运用的管理

近年来,运用大数据采集与云计算先进技术,建立起武汉红色基因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取和了解学生签到、登录、互动等情况,根据数据分析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武汉市依照《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下发了《武汉市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系列办法。比如,每半年发布一次《红色电子护照活动大数据分析报告》,对各区、分部门的参与人数、各基地的接待人数及受欢迎程度进行排名,作为重要考评依据,督促和激励各单位、各部门推动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