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摘要】:[3]思政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提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是积极发挥其核心课程地位的关键,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党明确了要以极强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即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3]思政理论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提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是积极发挥其核心课程地位的关键,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学习的第一门思政理论课,承担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伦理教育、法治观念培育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青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光靠空洞说教和照本宣科是不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无疑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而教学案例的选取则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真实的高校师生典型案例直接来源于大学师生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取材于不同知识背景、人生阅历、认知水平的师生切身经历,它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些真实而且多样化的案例运用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鲜明的问题导向可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然成为课堂的“亮点”和“出彩点”,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