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实对策:实践教学助力学生思政水平提升

现实对策:实践教学助力学生思政水平提升

【摘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其专业的课程思政,明确不同的实践选题,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参与感,又能加深他们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政意识,一举多得,可谓助益颇多。这种意识要成为现实,还需许多中间环节。因为实践教学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实践教学不单纯是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问题,而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同时每个思政教师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既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一显一隐的主从关系,那么在课程思政“星火燎原式”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思政课程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具体将如何借此东风取得长足进步呢?我们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是提升思政课教师育人意识。思政课教师在安排与组织实践教学时,先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即要有明确的育人意识。列宁曾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4]列宁明确地指出了教师具有思政教育意识的重要性。有了育人意识,思政课教师才会认真地对待实践教学事情,才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资源去搞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选题可参照课程思政的资源,加以选择与确定。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其专业的课程思政,明确不同的实践选题,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参与感,又能加深他们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政意识,一举多得,可谓助益颇多。而这些都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强烈的育人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他们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甚至他们直接与非思政课教师联手,共同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

其次是谋划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政课教师有了育人意识,这只是走向现实的第一步。这种意识要成为现实,还需许多中间环节。具体来说,这些中间环节指的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把思政理论单纯地运用于现实实践当中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因为实践教学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实践教学不单纯是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问题,而是要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习近平指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一环,其成效有赖于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的合作。一般来说,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有效果,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即中央要给政策,高校各部分要有具体措施,教师要有相应的责任分担。目前中央已把四门思政课实践教学整合成大思政实践教学,这是一个好方向。各高校也纷纷采取实际措施,比如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联动起来,给思政实践教学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团委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同时每个思政教师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当然,该体系还在建设与完善当中,但体系的思路与建构本身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极大推动。

最后是实践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教师育人意识的提升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并不一定产生良好效果。这里有一个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如何,需要合理的评价机制来评判。评价的主要标准在于,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是否真正提升了思政教育水平。具体说来,就是要考查学校各级部门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是否承担了自己相应的职能,比如是否有相应的经费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措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否同向同行、共趋合力育人目标,思政教师是否提高了育人意识。科学评价是为了及时整改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准。

【注释】

[1]宋朝普(1975—),江西吉安人,哲学博士,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2]田福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判定标准及内涵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54.

[3]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

[4]列宁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