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树立实践模范,构建多方联动条件

树立实践模范,构建多方联动条件

【摘要】:“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构建一个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互相联动的模式。各方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对策,履行各自的承诺。高校在教师和学生中找寻实践模范,引导他们争前恐后学模范、做模范。构建多方联动条件这一必要要求的前提是扩大教师交际圈。教师应该有追求其幸福的需要和权利,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生活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

“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构建一个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互相联动的模式。各方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对策,履行各自的承诺。比如学校从宏观层面要出台支持高校实践教学鼓励政策,从资金分配、教师奖励、学生鼓舞等方面给予最大的支持,引导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加入实践教育的队伍。教师在实践想法、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支援,比如在社会实践活动建设、专业知识讲解等方面提供引导和服务人员。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运用校园社团活动平台、年轻化的思维促进实效性的提高。

高校在教师和学生中找寻实践模范,引导他们争前恐后学模范、做模范。让教师和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接触普通群众、了解国情、了解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发掘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此同时,在实践学习中加深对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这也是在社会实际情况大体了解下,有针对性地看待问题,也会有散发性的思维带动教师的学术思考,这是对高校教师积极性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构建多方联动条件这一必要要求的前提是扩大教师交际圈。高校学科分类过多,导致各位教师没有足够交往的机会。新时代实践教学模式,更多推崇合作式教学,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具有互相合作的基本意识,行动上会有信心交流、经验分享,一步一步促成教师专业的更好发展,同时教师的交际圈会相应扩大,思维方式也能进一步优化。普遍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在于体现一个国家人才利益的意志,还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使教育活动更加合乎教育的规律性和社会的需要性,同时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教师应该有追求其幸福的需要和权利,教师的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是教育生活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