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构建思政学习共同体:思政课三合一实践模式研究

构建思政学习共同体:思政课三合一实践模式研究

【摘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自我重视,促进认知的积极性,激发心理正能量。构建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互信,使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及时互动、深入互动和多方位的互动,从而能全方位、多角度知晓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动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细致深入的教育行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与受教育者共同构建学习共同体,是对他们生命的尊重,更是对教育对象作为人的主体的尊重。教学共同体体现出教育中对学生生命的平等对待,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的精神成长,使学生从教师的对待方式中获得一种积极的价值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自我重视,促进认知的积极性,激发心理正能量。

构建思政课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互信,使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信任是深入交流的前提,也是能产生深刻影响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直达心灵的思想与价值教学,往往要建立在信仰和信任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对教师的人格产生钦佩,才能从相信教师的为人到相信教师的“布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及时互动、深入互动和多方位的互动,从而能全方位、多角度知晓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动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细致深入的教育行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共同体是建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今天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的世界、价值多元的世界以及知识日新月异的世界,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形成学习命运共同体。从既定角色上看,思政课教师是传授思想与文化,学生是学习理论知识;但从深层次看,今天的思政课教师有很多必须向学生学习、向学生了解的知识,如学生的需要、价值观、学生对未来世界的新看法等,这些都有赖于教师走近他们,在对话中去了解。

【注释】

[1]喻学林,教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王则晖,武汉纺织大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2:3.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1:3.

[4]王炳林.教师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4-18.

[5]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11-14,42.

[6]李萍.对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