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3-09-18
1.教师经验缺乏,主导作用不力
思政实践课程在各高校蓬勃兴起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大多由近年毕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近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组成,他们本身长于理论研究而短于实践,本身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有待加强。因此,由擅长理论的教师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可能会带来指导不力的问题。不过这一问题正在改善之中。
2.学生主体作用不强,参与积极性有待调动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在思政实践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客体角色认识不足,不愿意主动参与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也不愿意自觉接受教育。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已形成了“思政课就是说教课”的刻板印象。他们认为,在信息时代,书中的大道理在网上随处可以得到,专门开设思政课显得多余。思政实践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自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这些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部分学生对思政实践课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3.缺乏保障机制,物质条件不备
思政实践的顺利实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的,然而现实却是中央规定的生均20元的思政专项经费在很多高校不一定能够得到落实。很多高校投入不足,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使思政实践课程的开展随时会遭遇经费短缺的尴尬。与经费问题相关,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明显滞后。上级来检查的时候,账面上的实践基地有很多,实际上很多实践基地只是挂牌而已。后续的建设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实践,会挫伤师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正常组织。
有关课程思政视域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
以这一过程为基础,按照实践调查规范的基本要求,在对调查主题进行理论分析与考察之后,还需要进行调查环节与过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调查行为的展开等工作。首先,预先完成的理论所形成的引导性体现在实践调查的环节与过程设计中,并使后者成为一种形式化构成。因此,从实践调查的设计过渡到后续的行为展开,在这两者之间形成的是连续与过渡的关系。......
2023-09-18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的提出,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新时代的要求下,课程思政成为推动国家、高校以及个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动国家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地改革发展,合理地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合进专业实践教学中,这就是贯彻十九大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改革的直接驱动。......
2023-09-18
但是由于不是在思政课教师布置的实践教学方案任务中具体标明的,不能算作思政课实践成果。在“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下,这种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设计的实践方案要求与大学生专业学习要求相脱离的状况成为学生忽视和应付思政课实践环节,从而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2023-09-18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求,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学时、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不论是统筹思政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还是专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校党委的重视下,只是落实这些要求其实不难,但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建设,则实属不易。......
2023-09-18
据此,在对大学生消费观进行调查中,对于问题的这种“逻辑消解”从本质上乃是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判断与推理所得到的,理论逻辑使得这种结论不再是经验性的,而是纯粹逻辑性的,因此,这种结论呈现出一定的“客观”效力。因此,通过对消费观问题的“逻辑消解”,对于调查者而言,他所证得的价值观事实上成为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及其行为的本质因素,这一规定通过纯粹的逻辑概念被完整地构建起来,它所对应的正是一种完整的逻辑关系体系。......
2023-09-18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强化教师的“思政意识”。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旗手,不仅要强化“思政意识”,更要加强“思政能力”的建设,唯其如此,才能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发展,托付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023-09-18
正如前文所言,在我们的思政实践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基础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设计,从各个二级学院的专业课实践以及学生处、团委、宣传部门等单位为学生准备的社会实践中,挖掘出其中的思政教育的因素,或者增加一些思政理论认识的环节,将其重组和整合,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网站上的指导性实践活动中灵活地自主选择思政课的实践方式和内容。......
2023-09-18
因为,在课程思政的大视域下,要求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意味着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将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将是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本职。......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