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探索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角色

探索学生成长的领路人角色

【摘要】: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中国应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人才力量。因此,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立好德。正因为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要有家国情怀、创新的思维、正直的人格,才能成为引导大学生实现身份之“变”的重要领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指出:“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是多方位之变,如世界政治格局之变、全球化进程之变、科学产业之变等。新时代中国如何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急需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中国应对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人才力量。然而,高校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的身份转换并非水到渠成,需要一个“中间人”——新时代“六要”思政课教师——的引导,使大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过渡。应当看到,新时代中国正处于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浪潮中,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会受到其中“糟粕”文化的侵蚀。《周易·蒙·彖》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理性、客观、全面的思维品格,自觉抵御外来“糟粕”文化的侵蚀,辩证地看待历史演进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成就与不足,是新时代“六要”思政课教师的新任务、新课题。就学生成长过程而言,青年阶段是其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的引导和栽培;就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而言,要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培养这些人才的过程,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完成思政课的根本任务的过程。思政课育人,立德为先,树人在后,立德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仅使学生增长了理论知识,还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德行修养的提升;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更是如此。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因此,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立好德。要树好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新思维、新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以学生为核心,以课堂为舞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才能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新变化,适应学生新的情况和需求,牢牢吸引学生。正因为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要有家国情怀、创新的思维、正直的人格,才能成为引导大学生实现身份之“变”的重要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