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业时代设计-艺术学魅力课堂

工业时代设计-艺术学魅力课堂

【摘要】:在工业文明时期,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传播和大规模销售的商业主导模式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三者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发展更替,在设计领域形成设计背景下的设计新思考。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要代表的两大发展特征具有明确、不同主导的价值取向,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产生了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形态。主要特点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教育普及、消息传递加速、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

工业文明是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其突出特点是人类生产力的跃进式提升,表现为机械化和量产化。以前古希腊人或者罗马人盖房子经常以一个世纪为时间单位,子子孙孙、成年累月地去实现。在这个建造的过程中,几代人之间把设计和施工的手艺传承下去。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机械化工具和新能源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人类社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为更多的普通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商业竞争与社会发展成为促使现代设计行业和教育蓬勃发展的加速器。在工业文明时期,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传播和大规模销售的商业主导模式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三者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商业竞争和实现利益的目的导致了商品的“汰换率”,即商品的更新换代。在农业文明时期,要淘汰、更新一件人造用品这是相对困难的一件事。其原因有三:第一,任何物品(尤其是建筑环境)都是需要价值不菲的时间、人力、物力消耗才能获得,因此价值可观;第二,以功能性为主导的用品、家具、空间环境等具有使用行为的稳定性,因此长期适用于缓慢发展的生活需求;第三,有些物品是身份阶层和财产价值的重要代表,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并成为重要的资产。因此,这三个原因导致农业文明时期的很多物品是经久耐用并且子孙世代相传的。而工业文明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和习惯,首先,人造产品的价值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承担更多的商品消费。正如经济学家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目标不是让女王穿上丝袜,而是让普通女工也穿得起丝袜。大规模的机械生产为所有人提供了拥有同样质量商品的可能,商品的资产价值被稀释,这也成为商品更新换代的经济前提。其次,为实现经济效益,商品要能够进行持续性的交易,商业创造了审美潮流的快速变化和更替,“流行”成为刺激商品购买欲望和行为的重要策略,设计专业成为视觉审美潮流的重要推手。此外,设计者与制造者完全分离,制造过程与设计过程分离,专职的设计师从匠人队伍中分化出来,专门对人的行为需求进行研究,采用现代商业化主导的思维进行价值创造。

在工业文明时期,欧洲、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凸显出全球的领导地位,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也扮演了重要的现代文化的“输出”角色。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发展更替,在设计领域形成设计背景下的设计新思考。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要代表的两大发展特征具有明确、不同主导的价值取向,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接下来依然通过建筑设计界的重要思想和设计实践来分析一下工业文明时期的设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