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表达人神秩序的哥特建筑设计

表达人神秩序的哥特建筑设计

【摘要】: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哥特风格成为家具、建筑、城市设计等各个方面的突出设计语言特征。在造型方面,哥特建筑以高耸、尖细的整体形态为主,空间形态上强调向上的垂直线条,在高耸的尖顶顶端装饰以大量的主题雕塑和纹样,吸引人的视线运动和停留,加强建筑顶端的视觉焦点力量,从而形成挺拔向上的力量感。其室内空间的体验突出了哥特教堂建筑中“人之渺小”与“神之伟大”的鲜明对比。

中世纪(约公元476年至公元1453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人类文明发展缓慢的黑暗时期,神学主宰人的一切生活与思想,成为不容置疑和僭越的权威。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经受的战乱、瘟疫和痛苦需要宗教的力量才可以得到救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哥特风格成为家具建筑城市设计等各个方面的突出设计语言特征。

哥特式风格以教堂建筑为主要载体,在功能上,教堂已经不仅具有宗教属性,而且成为市民公共集会和活动的中心。在造型方面,哥特建筑以高耸、尖细的整体形态为主,空间形态上强调向上的垂直线条,在高耸的尖顶顶端装饰以大量的主题雕塑和纹样,吸引人的视线运动和停留,加强建筑顶端的视觉焦点力量,从而形成挺拔向上的力量感。此外,得益于尖券和飞扶壁等建筑技术的发明和进步,立面支撑的墙体厚度开始变薄,并可以开设有大面积、纤瘦的彩色玻璃花窗。序列化的、繁复的壁柱、玻璃窗、飞扶壁等建筑元素表达出空灵、向上的宗教主题气质。

图15-3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目前世界五大哥特教堂之一,从1386年开工建造直至1897年,历经五个世纪才最终完工。其室内空间的体验突出了哥特教堂建筑中“人之渺小”与“神之伟大”的鲜明对比。这种主题价值表现主要通过四个设计手法体现出来:一是前面所讲到的空间尺度,即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巨大对比形成了高耸的空间氛围;二是哥特设计手法大量采用重复性建筑构架和建筑元素,例如尖顶、壁柱、花窗等,配合狭长的十字平面形成几何化、序列式、纵深感极强的空间美感,将神龛安置于狭长空间的端点,突出神圣感和仪式感;三是教堂内部采光效果依据日照而变换,室内整体环境比较昏暗,当强烈的日光透过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花窗射入室内时,产生了遥远、崇高、神秘的空间效果;四是在装饰手法上将大量精美的宗教主题雕塑、花窗和绘画作品安置在人的视线高度以上,通过引导人的视线在空间上的仰视形成向往和敬仰的行为心理。

图15-3 米兰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