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士人阶层的消失:古代文人的教育与当代艺术思维的对比

士人阶层的消失:古代文人的教育与当代艺术思维的对比

【摘要】:士人阶层的消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古代文人是精英的教育。文化生命的本质活动,文人写字身受文化负担,把这种文化负担用笔墨表现出来,而现在完全是自我个人的展现。古代文人为了自己看着喜欢,同时也要让人看了喜欢,这时“他人”设定的是与我同样文化层次的人。

士人阶层的消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作者首先就是士人,从小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目标和理想,就是为了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个人对于文化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现在从小学到大学,所谓的能读书写字,有文化,都不是古代文人的概念,我们所讲的知识分子的概念是西方引进的。那么古代文人是什么概念呢?古代文人是精英的教育。就是从小培养你,为了使你成为社会的精英,而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全是普及性教育,包括大学也不属于完全精英性的,你要说硕士、博士阶段可能会倾向精英性的,但是这种精英是某个领域的精英,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的精英。传统文人对文化有一个主动承担的责任,现代的人则没有,你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往往对文化本身缺乏责任感。

书写的意义,由文化生命的本质活动变成自我的展现。文化生命的本质活动,文人写字身受文化负担,把这种文化负担用笔墨表现出来,而现在完全是自我个人的展现。书写的目的,自娱和娱人这两个是一个区分。在古代以自娱为主,现代以娱人为主。现代人也有自娱自乐的,写字就是自己写着玩,往往没有深层的要求,但是我们现在一旦把自己设定为是搞书法专业的,写了字要到展览馆去展览,要参加比赛,这时候就是娱人的,是让人看着喜欢,而不是为了自己看着喜欢。古代文人为了自己看着喜欢,同时也要让人看了喜欢,这时“他人”设定的是与我同样文化层次的人。我们现在参加展览是为了给评委看的,评委通过了你就入展,评委也不一定是有文化负担的,评委往往有个人喜好,你参展要揣摩评委的心思,按照他的喜好来写。作品的功能随之也就改变了,古代文人的作品是有永恒指向的,是一种品位,是可传的,朋友之间可以传阅,还要传给子孙。而我们现在的写字是一时之需,或者应付展览,或者应付市场,卖钱的,这个就是最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