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古典书法形态回顾:商甲骨刻辞图、金文记录及书写形态转变

古典书法形态回顾:商甲骨刻辞图、金文记录及书写形态转变

【摘要】:图7-2商甲骨刻辞图我们首先对古典书法形态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古代精美的青铜器采用的是失蜡法的工艺。甲骨文是占卜活动的记录,而金文往往记录重要的政治事件,这些都是文字的实用形态。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书写形态相对西周时期来说是一个转变。这两件书迹的笔画形态不同,一篇特别弯曲,一篇比较直。《栾书缶铭文》的弧形非常明显,非常有运动感。用绳子有序编在一起,是古代简的形态,卷起来后就是一“卷”。

图7-2 商 甲骨刻辞图

我们首先对古典书法形态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古代精美的青铜器采用的是失蜡法的工艺。先用蜡造个型,然后用蜡型翻成模,最后用铜水浇铸。文字的书写是第一道工序,做成模子上蜡型,蜡再翻成青铜模子,再用铜水浇铸成形,文字的呈现经过好几道工序。我们现在看到的青铜器上的文字本身仍然很精美,可见当时的工艺是非常讲究的。但是这种精美的文字形态不是我们见到的用毛笔直接书写的文字。毛笔书写的历史是与甲骨文的使用同时的。甲骨文基本是毛笔写了之后再刻的(图7-2)。商周时期金文出现,那个时期并没有留下很多用毛笔书写的痕迹,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浇铸之后的金文状态。

《散氏盘》(图7-3),高20厘米,直径50厘米,铸有19行铭文,共357字,记载西周后期诸侯国之间领地纠纷的协议。甲骨文是占卜活动的记录,而金文往往记录重要的政治事件,这些都是文字的实用形态。

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行与行之间有不同的疏密关系,这种疏密关系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是自发形成,因为骨面本身有宽窄,书写的过程当中很自然写成这样。但是对于这种自然的书写,书写者必须有一种自发却不一定自觉的认可,就是我愿意这样写,或者我认为这样写是舒适自然的。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章法意识,就是有组织成篇的意识。

图7-3 西周 散氏盘铭文

这两幅图是《折觥铭文》(图7-4)和《师同鼎铭文》(图7-5)。《折觥铭文》整体呈现为长方形字形,《师同鼎铭文》则是团状的或者偏方的字形形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书写方式。单字长形,有非常明确的行的感觉,字形团状或方形,行的整体性形象就相对不那么明确。

《栾书缶铭文》(图7-6)与《陈曼簋铭文》(图7-7)分别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书写形态相对西周时期来说是一个转变。春秋战国金文秩序感更明确。这两件书迹,一个属晋,一个属齐,地域不一样。在书写之前已经给它们规定了每一行的宽窄,也就是说两个字之间的距离是被规定的,行列是非常清晰的。这两件书迹的笔画形态不同,一篇特别弯曲,一篇比较直。后者以直为主,这种直笔画在商周金文中很少见,直的笔画容易显得刻板,曲的笔画更具动态,但是金文的活泼与运动是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中的。《栾书缶铭文》的弧形非常明显,非常有运动感。

鼎是一种象征政治权威的物象,青铜器上的铭文就是随着这种物体而存在的。《栾书缶铭文》弧线的活泼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走向世俗化、民间化。商周青铜器铭文基本是一种肃穆的、宁静的气质,当这种肃穆感渐渐消失的时候,线条活泼起来,就向世俗转变了。

图7-4 西周 折觥铭文

图7-5 西周 师同鼎铭文

图7-6 春秋·晋 栾书缶铭文

图7-7 战国·齐 陈曼簋铭文

汉隶的例子,是《居延汉简》(图7-8)和《张迁碑》(图7-9),前者是木简书迹,后者是碑刻。用绳子有序编在一起,是古代简的形态,卷起来后就是一“卷”。比卷小的就是册,册就是一段,不能卷起来。碑是刻在石头上的,也是很庄重的存在形式。所以简显得很活泼,碑则很庄严,而且字形一般比简要大。

图7-8 汉 居延汉简

图7-9 汉 张迁碑(局部)

王羲之的《兰亭序》(图7-10)是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图7-11)是天下第二行书。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书写类型,前者幽雅,后者激越。《兰亭序》有几个改动的地方,“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这“因”字原来是“外”字,另外还有被涂抹的字,被涂抹的地方是一个修改的过程。我认为它是一篇抄写自己文章的书迹,而不是草稿。为什么呢?如前面这段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这个“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要是写文章是不会落下“崇山”两字的,因为它四字对举,只有抄的时候可能会漏掉。《兰亭序》在抄写过程中又有修改。在抄写过程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情感色彩,非常轻松洒脱,同时又很精妙。

图7-10 晋 王羲之 兰亭序(冯承素摹)

图7-11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我们都知道它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之后,颜真卿的兄长颜杲卿率兵抗击叛军,他的侄子在战争中死去,身首异处,颜真卿写了这么一篇祭奠的文章,书写过程中义愤填膺。王羲之的《忧悬帖》写道,“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我心里一直挂念着每一刻都停不下来,“故旨遣取消息”,因此我派个人来打探,你给我一个回音。这是一个纸条,但是这个纸条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米芾的《临沂使君帖》(图7-12):“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如何。芾顿首。临沂使君麾下。”这第三行和第四行是一笔写下来的,我觉得就有做作之嫌疑,前面写得那么工整,突然之间写两行行草书跟前两句不和谐,米芾是一个书写高手,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很刻意地在书写。

图7-12 宋 米芾 临沂使君帖

图7-13 晋 王献之 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图7-13),笔画起收干净,比宋以后的人高明多了。宋以后的人写楷书起笔顿一下,收笔顿一下,这是没有才气的表现,当然也是社会风尚。你看他起笔,你不能说他没有停留,但是停顿得不明显。因为楷书的起笔收笔一旦停顿就意味着楷书的抒情性没有了,起笔顿一下,收笔顿一下就没有抒情了,都变成被限制的笔画。苏东坡讲过,楷书难于飞动,草书难于严重。楷书的飞动是什么意思?楷书要抒情;草书的严重是什么?草书要厚,不能飘忽,要厚重。楷书起、收、行、顿是唐代人形成的习惯,传世的颜真卿、柳公权的楷字书碑就不是为了抒情的。智永的《千字文》有规律的顿笔,对唐人的影响很大,智永千字文的顿笔比颜真卿、柳公权好得多。

图7-14 宋 吴琚 七言绝句

图7-15 元 张雨 登南峰绝顶轴

吴琚的《七言绝句》(图7-14)是保存到现在最早的一幅中堂,“桥畔垂杨下碧溪,君家元在北桥西。来时不似人间世,日暖花香山鸟啼”。这篇字有行无列,前面两句收敛,后面两句放肆,但是对比不像米芾《临沂使君帖》那么强烈。而张雨的《登南峰绝顶轴》(图7-15)则对比非常强烈,“飞鸟”“登高”,笔法激越,是宋元少见的抒情作品。这种抒情有自身特点,作品传递出的抒情是整篇的,不是设计的。就是说他们的章法概念并不是我们现在的章法概念,这种抒情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抒情,而不是被设计的、理性控制的字形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