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主要是作为文化研究兴起所连带出来的话题,作为一种对当代图像时代、视觉爆炸等文化状况的分析,大致属于文艺学界、文化研究界或美学界生发出的议题。而如果我们考察视觉文化研究在英语学界的兴起,会发现与中国不同,视觉文化的概念与议题根本上产生于艺术史或美术史的学科发展。这方面类似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艺术史学界的争论也源自相似的学科焦虑。......
2023-09-18
下面再简要谈谈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通常的作品鉴赏可以经过四个步骤去实现:
描述——描述作品的主题、引起感觉印象的形式特点。
分析——分析作品的组织、形式的特质。
解释——解释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与意义。
评价——评价作品在艺术历史、形式创新,或传统继承、启迪后人方面的意义或重要性。
第一个步骤是描述美术作品。描述美术作品就是仔细地列出所有在作品里看见的事物。比如当美术批评者描述一件具象的绘画作品时,首先可以问一问自己:“我从作品中看见了什么?”
此外,在描述一件美术作品时,还必须确认:
(1)这件作品的尺寸、媒介、材料及制作方式。
(2)作品里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3)作品里所使用的艺术语言。
在这个阶段里,只需要认定关于作品的事实。比如:在描述一件绘画作品的人物和相关细节时,不妨考虑这些问题:这是一幅以人物为主的视觉艺术作品吗?这幅画中有多少人物?所有人物都和观赏者同等距离吗?这幅画中的景象是在白天还是晚上?画中人物穿着什么款式的服装?每个人物正在做什么?还有其他的细节,比如光线的方向、投影、家具等。
在描述人物和相关细节之后,接下来要注意艺术家是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肌理、形状及空间等造型元素的。由于一些非具象的美术作品很难辨识出其中的人物、地点、事物,因此,美术批评家就会对这类作品专注于艺术构成的元素上。比如考虑这样的一些问题:在这幅作品里,能够看到多少种颜色?画中有几种线条?它们是粗的还是细的?能够发现什么形状?这些颜色、线条、形状及其他视觉元素,都是创造这幅作品的画家所关心的事情,对这些方面的描述将有助于对美术作品的了解及欣赏。
还可以通过阅读作品批注来获得一些基本信息,包括艺术家姓名、作品标题、创作年代、创作所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作品尺寸、作品的收藏处等。在画廊、美术馆和博物馆里,这些数据会出现在美术作品旁边的卡片或作品说明纸张上。从这些资料中能找到有关创作这幅画的艺术家的名字、作品的标题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对于正确描述一件美术作品,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大部分的作品批注包含以下六个项目:
(1)艺术家姓名
(2)作品标题
(3)创作年代
(4)创作所使用的工具与材料
(5)作品尺寸
(6)作品的收藏处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更多材料和技法的审美信息,大多数的美术作品都有具体的尺度,如绘画的长、宽,雕塑的高、宽、厚。通常作品尺寸的第一个数字是高度,第二个数字是宽度,第三个数字是厚度。对于欣赏不同于原作大小的印刷或复制品,作品尺寸能帮助欣赏者想象原作的本来面貌。
第六项表示这幅作品被收藏的画廊、机构或美术馆名称,以及所在国家和城市的名称。如果私人收藏也可同样予以标注。
而美术史的研究则要在描述阶段重点考虑下面这些问题:
(1)是谁创造了这件作品?
(2)是在什么时候创造了这件作品?
(3)是在什么地方创造了这件作品?
(4)创作作品的原因及过程、结果是怎样的?
也就是描述作品创作的“人物、时间和地点”三个要素。这些信息还必须建立在可以考证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因此,前人所做的规范性强、质量高的考古及美术文献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现场调查和实地考证所带来的第一手信息。
第二个步骤是分析美术作品。美术历史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关注作品的艺术风格。风格是一个艺术家表现作品灵感的个人形式。许多艺术家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时,也需要研究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在借鉴、学习、继承、创新中才能找到自己成熟的表现形式。有的时候,一些风格相似的艺术家会聚集成一个美术派别,对美术流派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它与其他派别之间的关系、本派别内各个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对于分析每一位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的异同和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是极为重要的。
美术批评家在第二阶段里需要分析一件美术作品的各个部分,并研究它是如何完成的。分析的过程是对作品的组织、形式的特质加以分解。根据美术的原则研究颜色、线条、质地、形状、形式、空间等艺术构成的元素。比如,分析作品中的构图形式是否对称、主题是如何被强调的、内容与形式如何组成视觉焦点等,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融入作品中使之产生视觉效果的。
第三个步骤是解释美术作品。同样一件美术作品,由不同的人来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人们会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素养在美术作品里发现许多不同的东西,也会对作品有不同的解释。对他人的解释保持宽容和好奇的心态,容纳不同的观点是扩展自我认识的良好途径。
解释一件美术作品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解释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作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另一个是作品所要传达的想法或情感是什么。即使是抽象或没有具体形象的作品,也可以通过解释形式中诸元素的相互关系来表述美术作品的感觉。为了更深刻地解释作品,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了解一些美术的专业知识十分重要。这些素养能够帮助了解、呈现作品的组织结构与表现手法,揭示作品的人文理念、思想哲理和历史内涵。
第四个步骤是评价美术作品。美术史家的评价与美术批评基本相同。只是观察角度稍稍集中于评价作品在历史上的价值。他们考察、研究美术作品对美术的历史是否提出了新的观念和思想,是否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是否为后人树立了模仿、借鉴、研究的楷模,是否标志着出现了前人未有的新的艺术风格,是否使用了新的技法或新的媒介、材料,是否在某一种风格、流派里取得了代表性的成就。
美术批评的目标多着眼于当代和未来,评价新近出现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在美术观念、形式上的创新价值,或在继承传统、启迪后人方面的意义或重要性。为了做出令人信服的价值判断,首先必须找到合适的理论判断依据。比如,将作品放在美术史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观察作品对于美术本身的发展有没有做出有价值的贡献,有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对作品形式方面的独创性和新颖性给予适当的评价;还可以从美学意味的拓展角度,考察作品是否为社会提出了新的视觉经验或观察方法,是否创造了新的文化和思想意味。
学习美术历史研究与批评的这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全面具体地审视美术作品,领会其中的奥妙之处,还能够养成规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思考方法,更加明晰地辨别艺术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未来趋势,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接近人类精神和审美境界的优秀人文传统。
图2-27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分析图 佛兰德斯 鲁本斯原作于1618年藏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笔者添加分析结构
在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主要是作为文化研究兴起所连带出来的话题,作为一种对当代图像时代、视觉爆炸等文化状况的分析,大致属于文艺学界、文化研究界或美学界生发出的议题。而如果我们考察视觉文化研究在英语学界的兴起,会发现与中国不同,视觉文化的概念与议题根本上产生于艺术史或美术史的学科发展。这方面类似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挑战,艺术史学界的争论也源自相似的学科焦虑。......
2023-09-18
以上我主要讨论了欧体的一些笔法问题,下面我想对《九成宫》的结构作一点分析。把握一种书体的结构,一方面要注意其宏观的轮廓,一方面要注意其内部的造型关系。从点画之间的造型关系看,欧体的结构可谓左收右放、置向多变。我们在临摹欧体的时候,要尽量把笔画写灵活,把结构写准确。......
2023-09-18
下面谈谈跟数字媒体相关的研究怎么做。而这会对你未来的生活、未来的研究产生影响。第一类叫实证主义的研究,既包括量化的研究,也包括质化的研究。诠释、阐释的研究跟实证主义研究区别在哪呢?下面是有关数字媒体的研究实例,这是一个实证主义的研究,是关于美剧在中国的研究,是我跟另一位老师的合作成果。另外还有,中国人的生活满意度和美国人的生活满意度调查,这是关于意见的调查。......
2023-09-18
在工业文明时期,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传播和大规模销售的商业主导模式将经济价值放在首位,三者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发展更替,在设计领域形成设计背景下的设计新思考。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主要代表的两大发展特征具有明确、不同主导的价值取向,通过大量的设计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2023-09-18
在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以麦克哈格为代表的环境设计师将人们对设计的环境价值提升到重要的认知高度,他的《设计结合自然》是这一时期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作。建筑学领域出现了生态建筑学理论与设计实践,一部分人开始有意识地思考自然和人的平衡关系,在材料、能耗、美学等各个方面进行设计探索以达到节约资源、因地制宜的目标。......
2023-09-18
罗生门现象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知道真相?只不过在《罗生门》当中,电影并没有提供最后的判决。《罗生门》这个故事对我这堂课要讲的内容有很贴切的寓意。由于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抱持相异的哲学理念,或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使他们处理这个课题的方式大异其趣,也每每得出不一样的心得,那不正是《罗生门》现象吗?在《罗生门》里,观众对剧中人的背景一无所知,对于他们所说的话是否可信无从判断,只有从字面上来观其言。......
2023-09-18
在以上分析之后,本文希望对当下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状况做一评析。以上是对当下国内视觉文化研究基本状况的一个极简概述。在我看来,这种状况亟待发展和提高,谈“中国学派的视觉文化研究”为时尚早[41]。考察一下国内各大学设立的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基本是以单一学科为主,少有多学科教授的杂融[44]。国内视觉文化研究在理论资源的使用上需要进一步融通二者。最后的问题也许是文化研究的取向削弱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丰富性。......
2023-09-18
图2-29是凡·高画的一幅油画《鞋》,理论家关于这幅画展开的争论,可以提供给我们理论探讨、文献梳理和比较研究的思路,让我们知道理论研究也是有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理论。海德格尔将画中凡·高的鞋子描写为农妇的鞋子,这种描绘是对苦难不堪的现实生活的“补偿”,艺术“补偿”了现实。......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