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建筑形态构成与设计-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形态构成与设计-建筑形态构成

【摘要】:即建筑空间物质逻辑问题的研究,是其他造型领域的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体现着建筑的自身规律,并且相对稳定。建筑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物化操作的过程,建筑师必须正确地引导整个过程的进展及价值的取向,同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念决定着建筑生成的方向,思维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体现出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与求解方式的选定。

建筑设计建立在功能、技术、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但又受到社会历史人文等主观方面的制约,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划分,其制约条件如下。

1)客观条件

①自然条件包括气象、地形、地质、地貌、方位等。

②环境情况包括道路、出入口、用地建筑物、市政设施等。

③结构技术、施工条件。

④有关国家设计规范

2)主观条件

①规划指标控制、设计要点、人防设施。

文化因素(包括城市文化、习俗、历史)的影响。

工程造价

这些条件和因素有的是强制性的,有的是非强制性的。设计作为一种问题求解的技能操作,又是个人的思路、直觉判断以及与决策相关的整体性操作过程。制约可以诱发创造,创造以制约为前提。

将形态和空间概念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步进行,以形态自身语言(形象思维)和构成方式(逻辑思维)对建筑空间进行思考和创作,这是将构成形态的方法作为设计切入点的一个便捷途径。

而使建筑学的两类知识(见图0-7)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交融,是建筑设计操作与技能水平提高与完善的重要步骤。

图0-7 建筑学知识体系图示(建筑意义的显现)

设计操作可分为三个环节,即观念、立意(理念)的确立,思维方式的选择和具体的物态操作。

基于这种现代设计意识的建筑创作形成了一套有自律性的操作体系。自律性——建筑空间的法则,使建筑物态操作区别于其他造型,且不可还原。即建筑空间物质逻辑问题的研究,是其他造型领域的研究所不能替代的,体现着建筑的自身规律,并且相对稳定。

这种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进行的操作技能的开发,即空间及空间关系的还原、限定、组合的操作训练,是一种新观念下具体物化过程的探讨,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该过程主要依赖于理性分析,而不是主观经验。因此,新设计观念的建立更具科学性,同时,这种要素和关系的操作,为现代建筑的造型开辟了新的道路。所以在多元的建筑知识中,应重视建立向心性,即以空间创造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力求避免多类知识的堆积。

建筑设计是一个整体性物化操作的过程,建筑师必须正确地引导整个过程的进展及价值的取向,同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念决定着建筑生成的方向,思维方式的选择与转换体现出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与求解方式的选定。物态操作是设计思维具体实现的过程,即对诸多设想和形象假设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在建筑所特定的领域里进行形象的操作,这是关于物态的操作,不能用设计的具体方法来取代,如从功能、文化分析、环境,以及技术入手的设计方法均不是建筑实现的最终手段,必须通过物态自身的动作及物与物关系的协调,以具体的物态形象语言来完成建筑创作。

设计操作的三个环节应整体进行、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整个设计过程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的结果。第一个环节关系到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建筑的价值取向和标准如何。第二个环节决定着建筑所提供的信息量的优劣、多少,涉及符号系统的多样性、层次性、网络性以及共生性。第三个环节涉及操作技能的获得与否,这不仅关系到能否设计出建筑,而且关系到今后的设计操作中创新意识的发挥是否能够起到思维定式的作用。

建筑设计是通过点、线、面、体、空间呈现其艺术美感和精神功能的。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离不开在不断实践中积累对“美”的理解、分析与欣赏。因此,“美”虽然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必然有一些传承的、共性的,甚至规律性的东西。

研究现代形态构成手法,应充分认识古典的“构图原理”或传统的“形式美规律”,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不能把两者分割开来。

构图原理中主次、对称、均衡、尺度、比例、节奏、规律、对比等等,虽然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的理解,可能形成有形的、无形的、现代的、后现代的不同,但在创造和欣赏建筑美时,对建筑美形成的一般原则,无论历史的、古典的、现代的都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在现代的创作中经过筛选、积淀而发展起来的。

分析现代流派的这些手法,无论是显现的还是隐现的,还是在一些作者的理论阐述中都不乏对传统构图原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世界文化的多样与多彩,既保持了各自文化的精神,又不断地创造自己的新的时代文化。建筑当然也不例外,“古今中外,皆为我用”,只有立足于自身,兼收并蓄,才能不断创新。

传统构图原理与现代构成的结合,既继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又打破了以往直接搬用传统形式的做法,进而以抽象要素进行加工处理。将形似与神似,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元素,直觉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相结合,打开了新的思路,成为创作的一条途径。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诸多的优秀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