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校企合作理事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实现校企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共同治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图9 “循行导教、产教融合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图开办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实验班,选拔优秀学生,为合作酒店企业定制式高端培养酒店精英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尤其是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课程。......
2023-09-18
一、专业历史与规模
1986年开办大专,20多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了3000多名专业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的人才。从2004年开始和江汉大学合办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本科,2013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武汉商学院后,开始独立开设酒店管理本科,首次招生117人,2014年招生102人,2015年招生102人。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拥有酒店管理本科、酒店管理(专科)、国际酒店管理(专科)等3个专业及方向,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人。
二、师资概况
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硕士以上学历18人,并建有兼职教师资源库,常聘酒店职业经理人、能工巧匠6人以上。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级服务大师2名、武汉市职教名师1名、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名,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楚天技能名师1名,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2名。专业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突出。
三、科研情况
设有旅游经济研究所,下设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礼仪文化3个研究中心,形成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结构协调的学术梯队,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各级教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0余项;承担政府、企业管理咨询项目10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
四、教学设施
校内实训实验基地方面,建有旅游与酒店实训中心,该中心隶属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实验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实验中心,拥有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实验室、酒店信息管理实训实验室、服务礼仪实训室、实训实验茶餐厅、酒店现场模拟实训 等8个实训室,建筑面积1800多平米,设备总值500多万元,可同时容纳200余人进行专业实训实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方面,现已建设了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实习酒店星级标准不低于四星级,绝大多数为国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酒店类型多为商务型酒店或高端度假型酒店,能满足学生餐饮服务、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等服务岗位和管理岗位的综合实训。
五、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操作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70%以上与所学专业对口,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质量好;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参与了许多国际、国内重大活动的服务工作,如奥运会服务、上海世博服务、“两会”服务、世界湖泊大会服务等;专业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奖励,获得武汉技能大赛第一名,获评“技术能手”及“五一劳动奖章”,连续两年代表湖北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宴会主题设计”大赛获金、银、铜共5个大奖。
六、专业成绩
获评湖北省重点专业;设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中心;拥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餐饮技能与服务实训中心”教学团队,“服务与训练”实训基地教学团队;获评省级精品课程3门——《酒店督导》、《服务礼仪与训练》、《酒店服务技能训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旅游心理学》;“循岗导教2AB”人才培养模式引领全省,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武汉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先后有20多家兄弟院校来我专业观摩交流;多家酒店企业主动与我们进行校企合作,由企业投资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开办“荷田酒店管理班”、“王朝大酒店订单式助学班”,企业资助学生学费,使学生入学即入职;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湖北省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2014年,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和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获批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项目。
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衔接提升研究的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校企合作理事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实现校企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共同治理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图9 “循行导教、产教融合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图开办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实验班,选拔优秀学生,为合作酒店企业定制式高端培养酒店精英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尤其是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课程。......
2023-09-18
四、“创新实验班”的管理方案第一条 总则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院决定在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设置“创新实验班”。......
2023-09-18
人才类型在不断增多,层次在逐渐细分。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方式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不仅高职高专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部分本科高校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开展人才规格的分类和标准的研究非常必要。为此,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衔接既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也有现实的可行性。下面主要从人才分类的角度进一步阐述。......
2023-09-18
师资队伍结构属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微观结构,是指学校承担教学工作的群体中具有不同特征的人员的配备及其构成关系。学历结构,是指不同层次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分布状况和比例关系,即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及以下不同学历教师数量的构成情况,是教师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的标志和学术发展的后劲所在。专兼职结构,是指学校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结构。......
2023-09-18
对于这种划分和差异,必须将其放在“共同”之中来认识,即作为整体的人、发展的人和社会的人进行培养。可见,虽然应用型高等教育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不同层次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和侧重点则是各不相同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通过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实现。......
2023-09-18
但是,双元制的产生、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学校与企业两元办学,双轮驱动,学生在学校是作为一名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作为学员在企业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据最新统计,德国目前有16个州,其中11个州有类似于职业学院的教育机构。德国已经有大约390个得到承认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同时,德国会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和发展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修改,保证它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023-09-18
本部分以W学院为例进行阐述。W学院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国家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W学院是一所专业门类丰富,办学特色鲜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良好适应的高职院校,其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通过对W学院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发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一个面向、两个依据、三个标准”的特点。......
2023-09-18
我国目前劳动生产率相比发达国家严重滞后。近年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提升非常快,按照1990年购买力平价测算,中国人均GDP在1990年只有美国的10%以下,但到2010年升至20%左右。当前,我国缺乏具有技术含量的高端岗位和高端人才。当这个两难问题超过一定程度时,结构性矛盾即上升为就业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结构调整将面临越来越紧迫的挑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问题也日益显现。......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