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衔接提升研究结论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衔接提升研究结论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既有共性特点,又存在区别。二者的差异在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通用性强,教育过程中强调迁移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强,教育过程中强调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些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主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既有共性特点,又存在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强调紧密联系生产与行业实践,即应用性;教学方式上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构建中都强调“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求教师的“双师型”素质;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者的差异在于:(1)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通用性强,教育过程中强调迁移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强,教育过程中强调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2)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围绕学科进行;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围绕岗位和岗位群进行。

总之,高职高专教育在层次发展上有着向上延伸的内在客观需求和可行性,这为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这种共性与关联又是以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应用型为基点,这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可能。从完善我国人才体系和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应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人才的成长,因而有必要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完备机制,即理想的状态是,构建各类各层次高等教育互通的“立交桥”,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让具有在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共性与关联度较高的高等教育之间互通的做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从这个角度讲,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发展上有着向上延伸的内在客观需求和可行性。正是这种内在的客观需求和可行性,使得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了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事实上,也确实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升格为本科院校,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新升格的本科院校,主要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1] 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策略.职业技术教育,2009 (4):19-22.

[3] 查有梁.教育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