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内研究概况及教育分类标准法解析

国内研究概况及教育分类标准法解析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批准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法》中将教育共分为七个层次,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当前的专科、本科和硕士阶段,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记忆和运用;第二阶段是指具有博士培养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相当于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5A又可以细分为5A1与5A2两个类型。

一、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学理基础

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的衔接,从我国当前分类来看,这两类属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没有层级之分。但是从学理上分析,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之间的衔接是有着理论依据的,其基本学理基础是高等教育的科学分类。在我国当前教育和人才分类中,相邻和相似的人才都是在相邻的教育类型中培养出来的,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划分,高职高专人才和应用本科型人才之间是一个相邻并相似的关系。人才培养类型的相似性决定了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批准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法》中将教育共分为七个层次,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我国当前的专科、本科和硕士阶段,这个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知识记忆和运用;第二阶段是指具有博士培养资质的高等教育机构,相当于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以5字开头,如果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分,又可以分为5A和5B。5B主要培养的是实践人才,学习年限较短,一般学习年限为2~3年,部分专业和学制为4~5年。教育内容主要是根据职业需求而定。5B类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某项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毕业后迅速上岗工作。相对来讲,5A类型人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多些,与我国高等教育相对应的话,5A相当于我国四年制本科教育。5A类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理论性人才培养为主,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以上,完全学完5A级教育,理论上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5A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成为高级专门人才并且能够从事高技术高要求的专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划分,5A又可以细分为5A1与5A2两个类型。这种类型是根据两个不同的划分标准来确定的。5A1是按照学科知识分类标准确定的,这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主要是为研究组准备的,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型人才,此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一些研究型大学,这类人才的将来出路主要是为博士教育阶段做准备。5A1的教学侧重点是理论知识学习。5A2则是培养各类专门高级人才,主要是以行业划分为标准,我国主要指的是工、农、医、师等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国外部分专业是必须要经过硕士,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才能从业的。这类教育虽然是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划分,但是与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有着本质区别,该层次不再是某一个技术、岗位。虽然也是培养职业人才,但是5A2类型教育主要是运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该类型人才培养既可以是本科,也可以是硕士;既可以从事科学研究(主要是应用型研究为主),也可以面向行业就业(与面向具体职业的高职高专人才有本质区别)。5B类型如果与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相比,则相当于我国的高职高专。这类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职业技术、技能型,这类人才培养的特点是时间短,专业对口较窄,以实践能力为主,理论知识只求够用。应用型本科在我国算是新型分类,特别是我国有大量的新建本科院校之后,高等教育理论界就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新思路。我国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结合联合国《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分类,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类的高等教育三分法。该理论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类属学术性研究型大学(5A1)和职业性技术型院校(5B)之间的第二类型的专业性应用型本科教育(5A2)。应用型本科教育连接学术性研究型大学与职业性技术型院校,但从人才培养规格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与职业性技术型院校都旨在培养应用型的,面向行业与职业要求的人才。因此提出二者的衔接问题是合理的、合法的。

二、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基本依据

不管是国际分类还是国内分类,高职高专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两类不同层次的教育,这两类教育都不能简单地进行等同,二者之间之所以存在着衔接,其根本在于内在的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倾向于职业导向性,该类学校特别强调其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需求,以行业发展为人才培养导向,科学研究以应用型为主,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导向性为主。基于这样的专业性、市场性等特征。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具有相似的教育性质。只是从范围上来看,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职业适应性的范围都要大于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但是从内在看,可以认为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存在着内在逻辑的递进性。在大职业教育观看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实际存在的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工程专科教育、普通专科教育和职业大学教育以及本科教育中的非工程和学术教育部分,甚至包括本科教育中的工程教育部分。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创造性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或者是指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专科层次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应用型教育,二者应是不同层次的关系。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到本科层次,那么它们就成为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两种教育层次的内在递进性再次证明两种教育进行衔接是可能的。

[1] 李红琼.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2] 陈相如.论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对中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当代职业教育,2011,8.

[3] 李红琼.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 宋启宣,刘宁.美国社区学院的优势及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8-21.

[5] http: //www.aaacc.nche.edu/content/navigation menu/about community college/fast-factsl/fact-facts.html community.

[6] 葛守勤.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