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潼关文史:罕见宰相家族神轴的历史巨幅画

潼关文史:罕见宰相家族神轴的历史巨幅画

【摘要】:潼关县是东汉“父子宰相”刘崎、刘宽故里,还牛堡祠堂大殿供奉的是汉太尉刘宽家族神轴,是清朝乾隆七年制作的,距今已经270余年。神轴高4米,宽3米,总面积为12平方米,如此巨大的画卷国内十分罕见。朝廷称其雅量刘宽,百姓赞曰,宰相肚里能撑船。它的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艺术价值,国家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修复。

潼关县是东汉“父子宰相”刘崎、刘宽故里,还牛堡祠堂大殿供奉的是汉太尉刘宽家族神轴,是清朝乾隆七年制作的,距今已经270余年。神轴高4米,宽3米,总面积为12平方米,如此巨大的画卷国内十分罕见。神轴用天然颜料绘制于8幅手工纺织的白棉布上,有红、橙、绿、白、青、兰、紫等色彩,唯独没有黄色。从西汉开始,黄色成为皇族的御用颜色,说明其神轴在用色上十分考究。神轴绘画精美,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色调自然和谐,画技娴熟,应出自当时的高级画师之手。

来宾观看神轴

神轴绘制记事是用毛笔字书写在轴杆之上:“大清乾隆柒年(1742)正月吉日还牛村南北二堡公议绘画刘氏祖先讳崎有子宽及历代祖宗神轴。监工人:刘斐、刘汉宇、刘文贵、刘汉彭。公费银拾两零谨记。代笔人:刘文彦、刘名远。”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每升最优良的大米价格为10余文(1两银子等于1000文)。据《清会典》记载计算,当时的1升相当于现在的1.5斤,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在康熙到乾隆年间足以买150斤最优良的大米。1500斤优质大米以现在的价格计算近一万元人民币。因此,10两银子绘制这幅神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由此可见,在“康乾盛世”还牛堡村的刘氏后裔生活比较丰裕。

神轴中共有刘氏家族709位列祖列宗画像。按世序考左妣右从上至下依次排列,共17世20排,显考348位,显妣361位。考妣像旁(男左女右)皆注有名讳姓氏及官职称谓。一世祖是汉高祖刘邦十一世孙城阳王刘俚公及夫人,二世祖是刘仕公及夫人,三世祖是刘继公及夫人,四世祖是刘崎公及弘农杨氏夫人,崎公像旁注“四世祖讳崎官至司徒”。五世祖刘宽公及夫人秦氏,宽公像旁注“五世祖讳宽官到太尉”。六世祖是庭桂公、庭兰公、庭蕙公及其夫人(庭桂公像旁注有“宽长男庭桂〔松官至宗正〕”)。前六世为全身画像,以下皆为半身画像。神轴中可辨认的先妣姓氏有60多个,如曹李吕肖、周赵张江、杨秦蔡苗、张芦师党、景孙王庞、刘董陈贠、井谢余骆、关司樊高等。从姓氏可反映出一千多年刘氏先祖的婚姻状况,这些姓氏与而今方圆村庄的姓氏大体吻合,通婚圈大约在百里以内。

神轴还记载有还牛堡刘宽后裔科举取士金榜题名之事。刘宽三十八世孙刘瑱明景泰丙子(1456)举人,历官杭州学士。三十九世孙刘文庄明弘治己未(1499)进士,历官副都御史(其像旁注有“史介直寡”意为此人耿直,史上少有),三十九世孙刘弼明弘治壬戌(1502)进士、历官给事中、袁州知府。上述记事与明万历二十六年《华阴县志》的记载完全相符。

神轴左右两边写有一副对联。上联:时荐蒸尝全孝道。“蒸尝”源于《诗·小雅·天保》中的“杓祠蒸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说:“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食黍稷也;蒸者,以十月食初稻也。”“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上联可释为:按季节进献祭品,祭奠祖宗,尽心行孝。下联:亲躬萍藻表忱心。“萍藻”是指两种水草名,也可食用。古人常采来作祭祖。后亦泛指祭品,亦用作祭祀的代称。下联可释为:后人要身体力行,亲自奉祀先祖父母,以表示子孙的诚心。

神轴下方画的是相府内外的故事。相府门内有一男侍向大门外张望。大堂左边,刘宽夫人令两婢女手捧肉羹欲试玷污太尉朝衣,婢女身后的石碑上镌刻着宽妻试夫的故事。碑后假山下有4只梅花鹿,寓意福禄绵长。厅堂右边,一农夫负荆牵牛向相府走来。失牛者身后的碑碣上镌刻有宰相让牛的故事。碑后万年青旁有3只仙鹤,象征鹤寿延年。画面布局合理,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仙鹤梅花鹿优美动人。

神轴中的“宰相让牛”和“宽妻试夫”的故事在史书中有记载:

后汉书·刘宽传》载: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意思是,刘宽曾经在路上驾车行走,有一个人丢失了牛,认为给刘宽拉车的牛是他丢失的,刘宽一句话也没说,下车后步行回家。过了不长时间,那人的牛找到了,又把牛送到刘宽家中。他叩头谢罪说:“我很惭愧,对不起长者,随你如何处罚都可以。”刘宽说:“物类都有相似的,做事也会有脱漏失误,有幸劳驾你把牛送回来了,为什么还要谢罪呢?”

宰相让牛,朝野称颂。朝廷称其雅量刘宽,百姓赞曰,宰相肚里能撑船。刘家族人、乡亲钦佩刘宽公气度,将故里刘家村又取名“还牛堡”。

《东观汉记·刘宽传》载:宽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令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意思是,刘宽夫人想试探刘宽是否能生气发怒。一天,正当刘宽要上朝赴会,朝服已经穿戴完毕。夫人让侍女捧了一碗肉汤,佯装失手,溅污了刘宽的朝服,侍女慌忙收住汤碗连连请罪,而刘宽神态自然,脸无怒色,轻声慢语问道:“肉汤烧烂你的手没有?”

刘宽其人宽仁厚德,处事平和大度,此一小事可见一斑。

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时任屯骑校尉的刘宽携长子刘松一家迁居封地河东郡(今山西永和县桑壁镇刘家河村)一事。刘宽在桓、灵二朝,为官30余载。灵帝中平二年(185),病故于东都洛阳,终年66岁,谥“昭烈侯”。天子遣使,持节临吊,缙绅百僚,际会如云,葬于北邙山下,伊水之滨,备享哀荣。刘崎、刘宽后裔主要分布在潼关县刘家、荒移二村,山西石楼县刘家畖及永和县刘家河村,还有陕北清涧县刘家湾等地。

2004年12月2日,陕西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主任杨居让及郎菁、何骥亲临还牛堡对神轴进行鉴定。专家认为,神轴是我国古代家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还牛堡刘宽家族神轴画像,以其记载宗族之显赫,历史年代之久远,绘画工艺之精湛,实属省内、甚至国内罕见的文物珍品。它的文物价值远远超过它的艺术价值,国家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修复。

2004年12月8日,渭南日报记者王晓光到还牛堡观瞻大神轴后在渭南日报以“记录宗族显赫,堪称文物珍品,潼关发现东汉宰相家族神轴”为题,公开对外报道。2005年元月西安晚报、各界导报及北京、山西等地的报刊上转载报道。

2005年清明节,首届世界华人刘氏后裔祭祀高祖刘邦联谊大会在陕西咸阳召开,刘宽后裔代表团携大神轴在会议中心登台亮相,受到国内外汉学研究专家及代表团的极大关注。2010年清明节,老一辈革命家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参加纪念汉司徒刘琦逝世1861周年暨迁坟立碑活动,认祖归宗,并题写了“汉太尉刘宽故里还牛堡”10个大字。

据还牛堡刘宽五十八代后裔刘维玉说,刘氏祠堂神轴原有两幅,一直保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中一幅比现存的神轴年代更为久远,不幸的是,在“文革”期间被当作“四旧”焚毁了。万幸的是,这幅神轴当时被族人隐藏起来,总算逃过一劫,幸免于难,至今保存在还牛堡刘氏家族中实属不易。刘维玉多年来潜心研究潼关刘宽家族历史,此神轴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刘宽家族的历史,而且为潼关县地方历史文化增添了重要内涵,其赤子之心,难能可贵,功不可没。

千百年来,刘氏后裔们不忘祖训,为了缅怀先祖,传承先祖的懿德、懿范,每年正月初一,还牛堡的汉室宗亲都要在宗祠举行祭祖活动,祭祀汉高祖刘邦公,会拜大神轴。五更焚香秉烛,牲醪式奠,天明击鼓鸣炮,盛服致敬,序班行礼。族人按长幼之序缓步入祠堂。祭祖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族长主持。祭祀前先宣读家谱族规,然后宗亲依次跪拜,行祀祖大礼,礼毕开宴。刘先堂家谱族规的宗旨是:忠、孝、仁、爱、礼、仪、耕、读。家训有:敬宗爱族,孝顺父母;和睦宗亲,友恭兄弟;耕读为本,崇尚节俭;勤能补拙,俭可养廉;忠厚公道,不欺孤寡;祖风贯通,族规永垂。刘先堂宗祠祭祖持续了上千年。

一个家族中家谱、族谱的延续,神轴的传承是非常有意义的。孙中山先生曾说:“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毛泽东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2001年,国家文化部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这充分说明了家谱、族谱,包括此类具有历史跨度的神轴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幅神轴,除了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所显示的文化教育价值。它虽然没有较多的文字表述,但它同样记载了刘氏家族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团结族人,凝聚他们爱国、爱家乡情感的作用。其中的人物和事迹的简略记载亦能引发家族后昆对先祖的缅怀;亦能引起家族后昆对先祖创业历史的回顾和研究;亦能激发家族后昆学习并传承先祖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